“方大哥,这面龙纹铜镜究竟是哪个年代的?具体价值几何呢?”
刘素媛提出了一个大家都关心的问题。
“既然已确定此铜镜采用了模铸法制成,而模铸法始于夏商时期,至宋朝时终结,故可初步排除其并非如此次竞拍会上其他藏品般源于明代。
模铸法产出的青铜器,在汉唐以前多呈现粗犷豪迈的特点,注重整体气势;至汉唐时期,工艺变得更加精细入微。
而此面龙纹铜镜的雕工精致绝伦,连细微纹理都处理得恰到好处,据此推断它应属于汉唐时期的产物。
此外,铜镜上的螭龙纹饰起始于唐代,综上所述,此铜镜应铸造于唐代,并在明朝时期经匠人精心打磨。
这件铜镜不仅见证了青铜器最为辉煌的历史阶段,也亲历了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演变过程。
加之千夕河赋予其天然之美,使得流传千年的青铜器浑然一体,价值无法估量。
再者,铜镜上的螭龙纹饰在唐代仅为皇室专用,更增添了其非凡之处。
前些日子我在国外参与了一场拍卖会,其中一面明代瑞兽葡萄镜,虽满布绿锈红斑,品相远不及这面蟠螭龙纹铜镜,却以九十三万的价格成交。
因此,按照我的判断,这面蟠螭龙纹铜镜无论从时代背景、来源还是品相来看,均优于前者,其价值应在两百万以上。”
此刻发表这番见解的,竟然正是刚才质疑方天的那位高老先生——高照松。
“高照松?”
当高老先生报出自己的名字并为龙纹铜镜定价后,现场的人们对铜镜的具体估价反倒不太在意了,更多的人是因为听闻高照松这个名字而瞠目结舌。
因为在海山市古董界,只要是稍有涉猎之人,无不以能见到高照松本人而感到自豪,因为他堪称大夏古董界的一个传奇人物。
“方大哥,你们怎么了?为什么听到这个高老先生的名字都这么惊讶呢?”
苏梅和刘素媛见方天一脸惊喜地凝视着高老先生,不由得发问。
此刻明希溪激动地插话道:“当然会惊讶了!在海山市古董圈子里,谁不想有机会见到高照松老先生呢?他可是大夏古董界的一位传奇人物。”
见苏梅和刘素媛满脸困惑,明希溪连忙补充解释:“你们应该听说过高远拍卖行吧?这位高照松老先生,正是高远拍卖行创始人高远的长子。
然而,尽管出身世家,这位高老先生年轻时却十分叛逆,不愿接受家族安排,继承家族事业,在家庭压力之下甚至离家出走,一度音讯全无。
直到十年前,他在香岛再次现身,那时香岛仍处于大不列颠殖民统治之下,他们公然将大夏的诸多国宝纳入香岛博物馆。
当时,正值壮年的高老先生对此愤慨不已,便伪装成日本文物修复专家,伪造各类证件,混入香岛博物馆,为馆内的文物进行修复工作。
经过此次精心策划的“维护”,不仅馆内的文物被巧妙转移,还意外收获了一笔可观的“保养费”。待大不列颠察觉博物馆被盗时,高老已装扮成东瀛文物商,将这批文物以象征性的一元价格转售给了大夏国国家博物馆,随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当大不列颠与东瀛两国陷入繁复的外交交涉,竭力要求找出并交出那个欺骗他们的幕后黑手时,东瀛方面一片茫然,毫无应对策略。不久后,东瀛多地的博物馆遭受了一系列神秘的破坏行动,许多珍贵的东瀛文物受损。
当东瀛查明背后可能有大不列颠的影子后,立即反击,对大不列颠国内几座重要的博物馆进行了袭击。此后的三年间,两国一直处于明争暗斗的状态。直至香岛警方抓获了一名擅长伪造证件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