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殿下众人人坐下,林安便讲起了一路上的见闻。
没有美化百姓的生活,也没有放大灾民的困苦,林安尽量以客观的旁观者角度,去描述这一路所见的底层农、工、商的生活。
林安讲述完毕,大殿之上好久的沉默。
赵毖之和杨琪仁大气都不敢出,他们这些经常下到民间办差的官员,自然对这些民生百态很熟悉。
但从来没有人如此直白的向皇帝汇报过,皇帝听到的都是修饰过的民生,有的是出于某种目的,要么邀功,要么要钱粮。
而大部分则像赵毖之这种钦差,一直遵循着朝廷中所有人都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皇帝也是从皇子做过来的,他自然也知道这些潜规则。知道自己平时见到的奏折,听到的汇报,都有一些水分。
可是这金銮殿坐久了,也逐渐忘记了真实的民间是什么样子。
今天听到安安的一番话语,让他触动良多。
半晌,皇帝开口:“已经许久没有人为朕详述过百姓的生活了,安安呐,皇阿爸要谢谢你啊。”
林安起身:“安安不敢!安安只是把看到的都说出来。”
皇帝起身踱步,走下龙案,众人起身。
皇帝:“据安安叙述,朕认为想要改善百姓民生,要有三项举措:治水,兴漕运,重视工、商业。”
林安赞叹:“皇阿爸圣明!”
这是由衷的赞叹,她只是叙述了客观事实,并没有提出来这些想法,而皇上总结出来的这三点,几乎跟她所设想的解决办法,一字不差。
皇帝回到龙案前,提笔写了六个大字:
治水 漕运 工商
至于详细的措施,就要皇帝与户部、吏部、工部等部门商讨了。
赵毖之与杨琪仁在一旁搞起小动作,赵毖之推杨琪仁手臂,杨琪仁摇头。
在皇帝向二人看过来时,赵毖之站出来说道:“启禀陛下,此次沛县之行,杨中尉发现了一种新的作物。名为红薯,此作物根块可食,香甜可口,且红薯叶亦可食用。”
皇帝:“哦?杨琪仁详细说说。”
杨琪仁向前一步:“是,陛下。臣在施粥棚发现了此作物,尝了一下确实软糯香甜,据说红薯亦可生食。
臣走访了沛县附近村落,有些农户种植的红薯,即使在今年飓风提前,红薯长势受到很大影响的情况下,亩产仍达到了七百多斤。
而且臣了解到,红薯喜干不喜湿,更适合京都及周围各州府土地种植。
臣已经带回来一些红薯苗在试种。相信亩产千斤不是问题的。”
“好,杨中尉虽为武将,却胸怀大义。这红薯就交由你来试种,如真推广了高产粮食,朕也会记你军功一件!”
林安回忆原书情节,这红薯只是一带而过,崔婉妍只用来喂猪,她的重心从来不是农业。
想来这红薯也是被其他村民学着种植了,然而并没有推广开来。
原书中也没有提到杨琪仁研究红薯。
当然,原书中杨琪仁只是一个跟随如公主的胖纨绔、死狗腿。
如今的杨琪仁已经大变样,外表已然跟正常人无异,而且身量高大,很有一点少年武将的气质了。
赵毖之几人在清政殿得到皇帝的赞许,各自离开,暂且不提。
沛县琉璃阁
崔婉妍整理了近半年账目,如果现在去到京都开店,手中的现银还是不够。
可是她不想再等了,在这个小县城每多待一天,都是折磨。崔婉妍要去京都,要跻身京都的繁华中心,要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