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中药材这种东西特别邪乎,药草药性不仅与产地有关,还与何时采收、制作工艺、干燥程度息息相关,经常会出现同一种药材这家药店治不了病,那家药材效果特别好的情况。所以说,要想一家医馆口碑好,药材就必须握自己手里。即使是从别人那里收来、买来的药材,那也得自己有,然后再根据药材的制作工艺是否到位、药材年限是否足够来增减药材用量,对症下药。
所以这几天各种药材买下来,顾亮手里的银子、铜钱就和放水一般流了出去,即使顾亮的小金库十分殷实,但看到如此情景也不得不心疼。但顾亮即使在心疼也没法,毕竟这医馆是他自己要开的,想要实现对医馆的管理权,这银子只能从自己这里出。
对比顾亮的心疼,顾伯喜可就老开心了。治病救人是顾伯喜学医之后一直以来的心愿,不管是为了混口饭吃还是想要争口气,顾伯喜都想要有朝一日成为一位有名的大夫,为此他不仅日夜钻研自己师父灵虚道长留给他的医书,还不放过每一次治病多机会,就是为了精进自己的医术。
现在侄子买下了一间铺子为他开设医馆,怎能让他不激动。为了早日让医馆开业,这几日他没少带着蔡云州穿梭于福州城外的药铺、药市,甚至于在药铺外拦截那些给药铺供药材的商人,就是为了早日买到各路常见的药材。
原本许多的药材顾伯喜都能自己去福州城外的山上去采挖的,毕竟除了道地药材如‘浙八味’、‘贵药’、‘云药’以及一些矿物药材外,许多的药材其实都是路边的野草,很易寻找,而且包括福州在内的福建,也出产不少的道地药材。只不过顾伯喜为了早日让医馆开业,他都没有亲自上手展示自己最为擅长的炮制药材的本领,能买就买,想等到医馆开起来后有时间再开源节流,亲自炮制药材。
不过这样一来可就苦了顾亮了,毕竟有不少的药材价格不菲,即使一样买上一点,那价格也是贵的不得了,可偏偏没有药材又不行,所以到最后便是他抠抠搜搜的大大方方出了不少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