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花前夫见屋里出来的是一个半大的孩子,便松了口气,他还以为又从哪冒出个厉害的呢。
顾亮径直走到李冬花前夫面前,拿出两张纸说道:“这是李冬花及他的两个女儿的卖身契,既然你想带走她们,我就大发慈悲让你带走,不过这赎身的钱你可一文都不能少。”
“你说啥?”李冬花前夫带着疑惑又震惊的语气问道:“我的女儿啥时候成了你家的仆人了,还卖身契,你分明是在框我。”
“这还能有假,他们的身契都在这呢,不信你看!”顾亮边说,边把那几张纸快速的在赵家男人面前快速滑过,表明自己所言属实。
在场的众人被顾亮这一出给唬住了,信息量有点大,他们反应不过来。村里人心想,李冬花母女是顾家签了卖身契的仆人,他们咋从来没听说过?再说了,李冬花是他家儿媳妇的亲姐姐,这世上哪有亲姐给自己妹妹当仆人的事,这也太扯了吧。
而顾家的其他人则是张大了嘴巴,因为这事不仅村里人没听说过,他们也不知道,他们家当初是亲自去接李冬花母女回来的,从来没有弄过身契这东西。
在场的人一个个望着顾亮,实在不知道顾亮闹的是哪一出,不过在场的还是有一个例外,此人便是顾伯喜。他望着顾亮手上拿着的那两张‘卖身契’,阳光透过纸张,能清楚的看到其中一张上面写的字,纸上赫然写着:“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这哪里是什么卖身契,上面写的内容完全无关好不好。即使顾伯喜没有读过三字经,但结合三字一顿的格式,与上面写的话,他也知道了顾亮手里拿着其实不是什么卖身契,而是随手从三字经书上撕下来的纸。
顾伯喜再仔细一瞧,顾亮的左手手指上分明还有红色颜料的残存,与纸上的红指印颜色是一模一样。顾亮见三叔盯着他的左手看,还本能的将手指上残存的颜料往自己衣服上擦拭。
自此,顾伯喜算是明白自己这个大侄子是在干什么了,便出声附和道:“我侄子说的没错,当初李冬花母女被你赶出家门,无处可去,便卖身于县里的吴财主家当了仆人。我二嫂不忍心亲姐流落在外,便求我父亲将她赎回。但当初我们赎回李冬花母亲时是花了大价钱的,李冬花是个知恩图报的,便自愿委身与我家为仆,这身契也是那个时候签下来的。”
刚开始顾亮说出李冬花母女是顾家仆人时,在场的人都有些怀疑,包括村里人。但村里人这时见之前常年在外的顾伯喜都出来证明了,便觉得此事确实是有些可信。他们只知道李冬花是被赶出去然后顾家从县城接回来了的,对于中间发什么了什么,他们是一概不知,最关键的是,在场的都是泥腿子老百姓,又不识字,又没见过真正的身契长什么样子。
而后,相信顾亮所言属实的村里人便在一旁对着赵家男人们,让他们交钱,交完钱就可以带走两个孩子了。
但这群赵家男人饭都吃不饱,哪里来的钱给顾家。其中一个男人眼睛扫了扫顾家的院子以及屋子,发现这顾家与他们普通农家院子没什么区别,屋子也只是面积大了一点而已,根本看不出什么富贵人家的样子。于是他便断定顾亮是在骗人,毕竟在他的印象中,只有那些住深宅大院的财主才能养的起仆人,顾家明显不是。他理直气壮的上前一步,对着顾家的人得意的说道:“你胡说,你家又不是什么大户人家,平白无故招什么仆人,分明欺负我们不认字,拿两张纸来骗我们。”
此话一出,别说顾亮笑,就连一旁的村里人也憋不住笑了。其中一个妇人上前嘲讽道:“这位小哥年纪不大,眼睛却瞎。顾家不是什么大户人家,那哪个是大户人家,别的不说,就我们兰溪村估计整个村子加起来都没有顾家富着呢!你可别看顾家这院子小,人家在后山还有一个酒厂呢,建的可比这好多了,我都没机会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