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
到时候维护陈景行的,批评陈景行的,忠实的影迷和一直看不惯景粉的嚣张的网民,以及对电影的争论足以酿造一场舆论盛宴了,能养活多少营销号和新媒体从业人员啊。
可惜并没有意外出现。
“……清一色好评”
“……口碑爆棚”
“好评如潮”
等几乎跟陈景行的电影绑定的词汇再次被各大媒体的小编“复制粘贴”的报道了出来。
把《矩阵Ⅲ》、《盗梦空间》当时上映后的稿子改一改还能用。
而看了电影的小编倒是还能有理有据的夸一夸。
不过随后豆瓣开分9.3还是让不少人感到了惊讶。
震惊于这分数几乎赶上《盗梦空间》了,也远超《地心引力》和《火星救援》。
有人是感叹陈景行越来越妖孽,跟大多数文艺创作者完全不一样,大部分文艺创作者不是出道即巅峰,最好的作品也主要出现在创作初期,后面往往是走下坡路的。
而陈景行简直称得上是低开高走了,尽管这个“低开”有点夸张,毕竟他的第一部电影《彗星》到现在还有8.7的分数。
但确实是这两年他的电影口碑是越来越高,基本都超9分。
当然也有人觉得这是陈景行的粉丝越来越多,越来越魔怔的原因。
陈大导演虽然出道就博了个天才的名声,但其实是到了《地心引力》才真正确立了大师的地位,而且也正式摆脱了前期中小成本科幻小品的风格,走上了重工业科幻大片的道路。
影迷数量和粉丝数量也是在此之后越来越多虔诚,增速惊人。
所以陈景行这几年的电影基本上是在上映前就有大批量的来自影迷的五星好评,这也是被一些人诟病的原因。
“豆瓣姓陈”这个有些恶意的调侃很早就出现在网络上了,而且传着传着也有不少人很认同这个说法。
通俗的讲就是觉得陈景行的粉丝豆瓣号确实养好了,某种意义上跟这几年爆发了养号热潮的流量粉丝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而且流量的粉丝养好了号,黑子的号也养好了,粉黑大战正好抵消。
陈景行一个导演,就算有不理智的粉丝招惹的所谓对家导演,比如宁皓、李安、卡梅隆等,但这些导演粉丝不成气候,或者说正常的导演哪会有陈景行这么多粉丝。
但不管一些比较有倾向性的网民怎么看待陈景行这几年颇有些“低开高走”,越来越妖孽的电影制作,电影市场主要还是由路人撑起来的。
影评人和大众的评价并没有让《星际穿越》的豆瓣评分显得过誉。
不过对于这部太空三部曲的终结篇,评价稍显两极分化。
喜欢的恨不得奉上神坛,甚至觉得这是陈景行最好的电影。
“科学家会辩论,神学家会思考,哲学家会好奇,已经超出了我对太空电影的最好的想象。”
“《盗梦空间》请原谅我,我就是喜新厌旧的人,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电影。
非常硬核科学但又极其细腻的故事,那些说这个bug那个bug的,多看几遍吧,还有影帝级别的表演,厂花简直让我刮目相看,陈景行的饼就是最好的饼,不接受反驳!
以及还有有史以来最好的电影配乐之一,我晚上回家循环了一宿。
虽然故事有点复杂烧脑,但能让你深入思考宇宙和家庭,是我可以一遍又一遍重复刷的神作。”
“陈导绝了,别人的电影系列都是虎头蛇尾,他直接反着来,《矩阵Ⅲ》是系列最佳,《星际》也是太空三部曲最佳,而且直接升华了整个太空系列。”
“景神这部电影是为你的大脑导演的,以扩展你对时间的了解,任何低于9分的评价都是在扯澹。”
“我觉得《星际穿越》像是一首唯美的诗歌,情感线、人物塑造和科幻概念都完美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