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密码,家长登陆专门的app随时能查看监控,惊悚的是我和其他家长们都没觉得有任何问题!
梦工厂的科幻创意你初看会觉得脑洞大,很惊艳,但实际上都是从生活细节中提炼升华而出的,魔鬼都藏在细节中!
所以,天使公司的“无菌育儿”计划如果真能在技术上实现,在我们国家绝对会受欢迎。如果有人突然告诉家长有这样一种技术,能帮助自己更好地看管、保护孩子,就算有人能意识到它存在的隐患,我相信仍然会有许多人难以抗拒它。
不必对人性有信心,多数家长们没有对孩子进行全方位的监控,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古今中外,真正能把孩子当做独立个体的父母少之又少,毕竟“少不更事”的儿童还不具备独立人格,家长作为监护人有全权处理的责任和义务……而孩子可能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就被迫植入了将会伴随她一生的梦魇】
当然也有认为这一集的“批判”和“讽刺”有些过于生硬,并不客观的声音。
【试想一下另一个结局,假如在中间那里,女儿出了意外,多次没有保护措施的和男友发生了关系,怀孕后堕胎伤害了自己的身体,甚至毁了学业和将来的人生,而母亲始终坚持“隐私承诺”,不重新启用控制器。
你们又会用怎样的方式去批判这位母亲?
不管是剧中编剧的倾向,还是有些人的点评,似乎从一开始就给母亲定了一个“监视”的原罪,似乎认为一个孩子九岁之前的遭遇能决定她今后的所有的行为,似乎认为九岁到十六岁是不存在的七年。
其实说白了,就是完全把自己代入了这位女儿,认为自己当前的所有失败,都是源于父母的教育问题,推卸自己成为一个loser自己应负的责任
对于剧中的女儿。
她未成年性行为还不避孕,是因为母亲监视过屏蔽过。
她砸母亲脑袋,也是因为母亲监视过屏蔽过。
就像你认为自己现在遇到的种种困难,都是因为父母的教育缺失。
最终女儿用控制器狂砸母亲的头,在这种时候竟然还有人为之叫好,认为获得了自由,愿你也有一天被孩子以自由为名砸破脑袋!】
而除了这种围绕着教育发生的点评和争论外,也有一些善于发散思维的网民把剧中的亲子关系代换到了宏观的国家与民众之间的关系,并引来了更激烈的争论。
不过不管如何,或许对第二集有失望和批评的声音比第一集更多,但是引发的话题和热度却没怎么减少。
甚至于相比第一集的表达稍显抽象,第二集引发的亲子关系和教育话题显得更接地气,或者说更能引起人的共鸣,毕竟教育焦虑是华国永恒不变的主题。
所以第二集在网上引发的讨论反倒更加激烈,网民的参与度也更加广泛,只是比第一集少了很多猎奇的话题性。
而且《黑镜》在大众评分网站的分数也没有因为第二集的开播而有任何下降。
首集播出三天后,豆瓣就开分了,9.6分,已经跟首播过去了大半年从9.7降到9.6的《信号》电视剧持平了。
第二集播出后,打分人数又有一波暴涨,但是分数并没有变化,仍旧维持着9.6的分数。
而除了这一集中探讨的一些社会话题之外,《黑镜》本身也被很多网友吐槽为“致郁神剧”。
很多看过《黑镜》前两集的人都认为这部剧会让人产生沮丧甚至抑郁的情绪,其实从内容上来看两集都没有什么催泪的剧情,甚至还有一些惊悚的内容,但确实又会让人产生一些负面情绪。
除此之外,《黑镜》前两集的题材类型也让很多影迷,乃至影评人感到耳目一新。
《黑镜》在开播之前就是以科幻剧的标签进行宣传的,在视频平台上标注的类型也是科幻,剧情。
而在第一集中其实没有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