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为何古代有这么一个潜规则存在,那主要也是衙门为了少些麻烦而定的。
中国古代制度里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民不举官不究”,不管多大的事儿,只要没人告,官府一般不会主动插手民间纠纷。
当然,杀人掠货这样的严重案子除外。
中国古代的王朝,一直都是小政府主义,一个地方官不仅要管理好地方,还要操心民生等,自然力有不逮,根本不可能事事亲力亲为,自然希望治下少点案子。
要是治下百姓为点鸡毛蒜皮的事儿就要来衙门告状,那官府就什么也不用做了。
对于民间的纠纷,一般都是里甲和族长之类的非政府编制的人来处理,只有真正的比较大的事情才来官府报案。
那怎么阻止小民为一点小事儿就骚扰官府,杀威棒就应运而生。
不怕挨打,那肯定就是大事了,否则事儿不大,当事人也不敢跑来告状。
要知道,这打板子可不是小事儿,其中门道很多。
有些人挨了棒子,上点药,第二天就可以活蹦乱跳。
而有些吃了棒子,不说卧床不起,需要长时间休养,甚至丢掉性命也是可能的。
今日的案子大不大,自然是大的,可这规矩已经千百年了,也是不能丢的。
魏广德此时看着一脸委屈的王大臣,憨傻的样子有那么一点可爱,魏广德不觉就想笑。
当然,这样的场合,他当然是不能笑的,只能强憋着。
不经意侧头看了眼身旁的张居正,想看看这位现在是何尊荣。
让魏广德诧异的是,张居正也是一脸诧异,好像也是没有想到的样子。
魏广德只是一皱眉,心说难道冯保没找张居正帮忙?张居正也不知情?
“啪。”
又是惊堂木拍响,王之诰已经大声喝问道“大胆狂徒,胡说八道什么。”
不管如何,今日在刑部审案,这一开始貌似有点不对头。
王之诰这个刑部尚书可不能让这种情况继续下去,没看到两边的同僚许多人已经开始交头接耳。
这案子要审理中出现问题,那可是刑部的锅,他可不愿意背。
更何况,这锅貌似是冯保搞出来的。
是的,在传出此案事关高拱后,百官大多都是不信的。
此时的朱希孝已经虚眯着眼盯着王大臣,看他接下来怎么说。
只是这时候的王大臣瞪大双眼左右四顾,似乎没看到他想要看到人,有些失望的垂下头。
当即,王之诰挥挥手,示意差役退下,他不想多生事端影响今日审案,于是直接就拿起书案上的供词问道“我手里的,是你之前所做供词,现在我再问你,是谁指使你入宫行刺的。”
或许是看到自己喊了一句后,就不用挨打,王大臣此时已经不是被按在地上,只是就那么跪着。
在王之诰问话后,王大臣毫不犹豫的回答道‘是高拱指使我做的。’
“高拱指使伱做什么?”
王之诰又大声问道,“高拱如何指使你入宫行刺,刺杀目标又是谁?”
“高拱指使我入宫行”
王大臣说到这里话语一顿,似乎醒悟过来。
入宫行刺,刺杀谁?
在这个时代,是个人都知道,行刺皇帝肯定是杀头的大罪。
再蠢的人也不会这么认罪的。
先前在北镇抚司里,对外都说是行刺皇帝,但是在诱供的时候,那个太监可没有让他说自己入宫是行刺皇帝,只教他咬死高拱安排他进宫就行了。
要知道,这样的案子,按理说一般都是厂卫处理首尾,根本轮不到上刑部来审案。
而之后,冯保的精力一方面要放在宫里伺候好主子,另一边就是督促厂卫抓高府家丁,完善证据链,倒是把王大臣给忘记了。
毕竟冯保不是亲自见王大臣,很多话交代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