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拱高大人来了。”
这时候门外脚步声响起,似乎有人进了这个院子,耳边就听到门口芦布的话。
高拱?
他这个时候来这里做什么?
魏广德心下狐疑,他现在不是应该在国子监看着那边监生吗?
随即又想起凉亭里的张居正,魏广德洒然一笑,听到打仗这些书生看样子心里都慌了吧。
果然,高拱进门就急急的向魏广德问道“宣府那边你怎么看?宣大和山西的兵马能顶住吗?”
在高拱看来,即便宣大兵马打不过俺答汗所率领的骑兵,做为守城一方还是应该没有问题的。
和其他人不同,他不认为蓟镇军马应该参战,毕竟那是拱卫京城的主要力量,若是在宣大折损过大,那京师的安危可就不好说了。
所以,高拱当时在御前会议上想的是宁愿调动稍远一些的延绥、宁夏等地兵马支援宣大,也不应该轻易出动蓟镇大军,即便因此耗费钱粮也在所不惜。
因为即便俺答部能在宣府击败宣大军,那也必然是伤筋动骨、损失惨重,届时蓟镇大军和延绥等地大军围拢过去,必然让俺答汗重蹈当年覆辙,只能狼狈逃出长城去。
可若是蓟镇大军参与进宣府大战,损失又过大,没有顾忌的俺答汗保不齐就会再次兵临北京城下。
届时九边兵马肯定救援不及,那就只能调动内地兵马,如山东等地卫所入京勤王。
那些卫所军战力如何,嘉靖二十九年的时候他就已经见识过了。
只是,初次参与那样高级别的会议,高拱只是在心里想想,却是没敢出声。
魏广德起身,拉着高拱坐下,又吩咐芦布重新沏了茶端上来。
等芦布送上茶水离开后,魏广德才开口问道“肃卿兄这是怎么了,宣府那边自有宣大总督,兵部处置,何须担忧。”
魏广德并不知道高拱刚从西苑出来,已经被嘉靖皇帝列入御前会议的成员名单,只以为他是担心京城的安危才跑到自己这里来的。
想想,翰林院这边的同僚都找他问看法,估计高拱也是因此而来。
“宣府的急报你看过没有?”
高拱这么问也不是无的放失,大明朝的奏疏,其实还真没什么保密的。
奏疏到了通政司,本来就要抄录一份存档,不少通政司的官吏记忆好或者觉得奏疏有意思,往往会私下多抄录一份,然后就传出来了。
当然,之所以这样的事儿没人制止,当然是因为进入通政司的东西都没有要保密的,这些奏疏不少还直接登上邸报刊行全国个府县。
“看了。”
魏广德老大老实的回答,本来他是不看的,也没让芦布去找来抄录,就是说说主要内容就好了,让他有个了解就行,免得同僚们畅谈时他接不上话。
可这次被拉到凉亭去,魏广德不想看也看了葛缙的奏疏。
葛缙送来的急报,也就那么会事儿,至少魏广德是这么看的。
做到宣大及山西总督,也就是俗称的三边总督的人,对于可以预见的一场大战,自然要先往最坏的地方想。
就像这次的奏疏,直接说宣府的夜不收和俺答部探马在长城外多次交手,才刺探到大量兵马聚集的消息。
由于俺答部集合了部落内主力,由此葛缙预料会有一场大战,也对俺答汗的野心充满担忧,这也是身为三边总督应尽的职责,颇有些“为将者未虑胜,先虑败故可百战不殆矣”的意思。
至于奏疏中所请调动蓟镇军马协防,其实就是一个预警,一旦宣府被破,俺答汗可能会把进攻的目标对准京师。
宣府能不能顶住俺答部的进攻,魏广德不知道,可他知道俺答汗那些人马,应该不足以威胁到京师的安全。
几万人,前面再加个“十”或许可以,不过那需要动员老幼参战,战力也不会提高多少,只是增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