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清明和云竹得到的消息是李源给他们的,地方上收到京城的消息慢,一直到出了年才收到。
“这,这……”王同知愣住,看向齐通判,“怎会如此啊?”
齐通判同样是一脸懵,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别看先帝前些年四平八稳的,甚至后边几年当起了甩手掌柜,将朝政交由太子处理。
但他年轻时是个马上皇帝,南征北战,御驾亲征打退蛮夷,朝堂上励精图治,称得上明君二字。
历史上明君不算少,可往往到了暮年却晚节不保。
或是行事作风一改从前,开始骄奢享乐,或是人变得执拗昏聩,最可怕的当属帝王的疑心越来越重。
出于对自身年老的无力,对继任者的不信任,皇帝往往选择养蛊,使得皇子之间斗争加剧。
这时候朝臣或出于自保或谋一条青云路,纷纷选择战队,于是派系斗争激烈,朝政不安。
但先帝非如此,他展露对太子的偏爱,叫其他儿子死心,又将太子教导的出色,并在崩逝前留好遗诏。
帝位交接无比平稳顺利,可以说是天下人的福气。
于是本就爱戴他的朝臣对他愈发敬爱。
且科举出身的官员被誉为天子门生,对天子往往有一种天然的崇敬。
顾清明还好,他科举入仕时,先帝上了年纪,已经很不管事了,待新科进士态度寻常。
但王同知与齐通判不同,他们当年科举入仕之时,先帝尚在意气风发之年,亲自接待新科进士,与他们交谈,以至于铭记许多年。
如今先帝逝去,王齐两位大人一直难以接受也是有的。
两位老大人缓了缓,又同时看向顾清明。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他们已经老了,往后是这些年轻人的天下。
真是……羡慕啊。
齐通判清了清嗓子,说:“如今不知京城形势如何,虽说咱们地方上牵连甚少,但也还是谨慎些的好。”
顾清明道:“齐大人说的是。”
三人商量着将讣告下发,叫崇州上下穿起素服,禁宴请饮酒作乐。
至于婚丧嫁娶则无妨,先帝有言,“勿惊扰百姓”。
命令下发,百姓取下年节里的喜庆的装饰,在门前挂起白布,尽量减少出门,一时间崇州城颇为寥落。
发生这样的大事,百姓难免私底下嘀咕说道两句。
不过山高皇帝远的,百姓一辈子都没见过皇帝的面,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今夕何夕,哪个皇帝当政。
最多只是根据自己的臆断谈论几句,想象皇帝的生活,谁也不服谁。
与其说是关心皇帝崩逝,不如说是给贫瘠的生活增添点乐子。
总之,先帝驾崩与新帝继位,没有对百姓的生产生活产生半点影响,他们丝毫不关心。
受影响的是顾清明。
他的三年任期已满,述职报告也已上交,然而没有半点回音。
官员们窃窃私语,似乎在为他抱不平。
王同知也说:“本想着你今年八成能走,我都想好在哪办践行宴了,谁知道遇上这样的事,唉,也是运道差了点。”
顾清明心态尚好,打趣他一句。
“怎么,王大人迫不及待的要升职了?这都想着赶我走。”
正常来说,知州调任,其位置当由同知接替。
崇州上一任知州被调走,若不是顾清明空降,这个位置应该是王同知的。
这也是为何顾清明初来时,王同知瞧他有些不顺眼。
任谁被抢了位置也该不高兴,王同知算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