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和十九年,盛夏。
在这个暑气炎炎的时节,顾清明宣布了一条消息。
他要建官学!
此话一出,立即引起全府衙上下的高度重视。
在顾清明来崇州当知州的那些年里,崇州因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在劝学与教化方面也都政绩不显。
崇州本地官员做过努力,比如加强那唯一的官学的管理,提高学子的待遇等等,可惜没多大成效。
不仅如此,本州府中凡是县里经济条件好,或是有门道的人家,往往都会将孩子往外送。
这就罢了,毕竟考生是要回原籍考试的,在外头学的再好,那也是崇州的考生。
最后考中了,算作的是崇州官员的政绩。
可偏偏,即便往外送,本地的学子成材率依旧极低,每年都取中秀才的人数都不多,更别说是中举、中进士的。
哪里要出了一个,足以叫人津津乐道许多年了。
要不怎么李先生出名呢,崇州的官员基本没有不认识他的。
本来顾清明来崇州当知州,大家对他的期待值极低,只盼着他别瞎搞,大家一直摸鱼就完了。
结果他不听,还强硬将桌子踹翻,带头开卷。
最开始官员们是有怨气的,私底下没少搞小动作,还试图拉拢王同知和齐通判一起搞顾清明。
这种手段很有效,要是一般人,还真能被他们搞崩。
可惜王同知和齐通判看中了顾清明的潜力,在他身上赌了一把,站在他身后去了。
这下其他的官员没得玩了,反被顾清明连消带打折腾的不轻。
暗地里打不过,明面上又是人家下属,实在没了法子,官员们只能老老实实听话,跟着顾清明的步调走。
这一跟随,就踏上了真香的道路。
虽然工作量是比以前多了亿点点,但工作待遇上去了,民心也涨了。
现在走出去百姓都笑盈盈的跟他们打招呼,知道他们谁是谁!
有的崇州官员家中有亲人或是好友在旁的地方为官的,都羡慕他们的工作环境呢。
虽然崇州还是下等州,但他们的幸福度超高的,就是叫他们调任上等州都不干!
而这些,都是顾知州带来的。
有官员悄悄看了眼顾知州身旁的王同知和齐通判两位大人,要不怎么说人家能坐上那个位置呢,这站队的眼光就不是他们能比的。
要说从前顾清明发布一条政令还需想出一二三条理由,用以说服满府衙的官员。
那现在情况可不同了,不说满府衙的官员都是他的迷弟,那也差不多了。
反正就是他说我要做xxx,其他人就点头同意好的好的,您说怎么干。
如此形容有些夸张,倒也算写实。
诸如现在的情形就是——
顾清明说完自己要建官员,见场面比较安静,于是开始说起对官学的规划。
等他说完,就有人发言了。
王同知咳嗽一声,道:“顾大人说的十分有道理,我赞成。”
齐通判紧随其后,“从前咱们崇州经济落后,百姓吃饭都成问题,自然要先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如今百姓生活越来越好,确实该考虑劝学和教化方面的问题了。
顾大人思虑周全,一举一动皆为崇州百姓,有这样的知州,是咱们崇州百姓,亦是咱们崇州官员之福啊。”
他这一番话说得忒好听了,惹的王同知悄摸摸的瞪他。
好你个齐磊,浓眉大眼的居然如此谄媚!
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