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年节临近。
最主要的原因是:大考将至。
本届科举省试将在年后二月份举行。
各地州府获得省试资格的举子,以及想要感受一番汴京学术氛围的书生都来到了汴京城。
虽因三舍法,此次科举考试的录取人数减少了一些。
但科举考试仍是全宋读书人的最大盛事。
再加上首次施行“废弃诗赋,只考策论”的形式,引得无数人关注。
所谓策论。
即对朝廷存在的各种政事问题进行论说,撰写出文章对策。
内容方向涵盖:刑赏、赋敛、科举、黜陟、水利、商贸、兵制、史论等一系列主题。
往昔。
那些只会死读书的文人,或许还有可能博得一个功名。
但科考改革后。
那些只会吟诗作赋的腐儒,注定名落孙山。
简而言之。
省试去除贴经、墨义、诗赋后,将会变得越来越难。
且闭门读书不行。
不但要涉猎甚广,还要知晓当下朝堂面临的最大问题与施行的各项新策。
基于此。
汴京城的书商们印制了大量变法良策的注解文章与历朝历代优秀的策论。
其中,卖得最好的。
除了范仲淹、苏良、王安石等变法司官员的的文章注解。
便是西汉贾谊、唐朝柳宗元和当代苏洵苏老泉的文章。
贾谊的《过秦论》、柳宗元的《封建论》,苏洵的《六国论》,俨然可作为策论文章的模板去研究。
同样的。
汴京城那些酒楼茶馆、旅店客栈的掌柜也甚是精明。
在店铺内设辩台。
邀请诸多儒士辩论时事,猜测此次考题的内容。
一时间。
这样的店铺,门庭若市,考生纷纷往之。
商人数日所赚,可抵足月。
汴京城顿时掀起了一场论辩之风。
就连大相国寺的门口、国子监的墙下、桑家瓦子的勾栏里,都设有辩台,供读书人辩论政事。
有人猜测。
此次科举的时务策,一定有一道涉及军事。
因为今年发生的最重大事件是枢密使狄青平定了侬智高之乱,以及变法司颁行了《兴武策》。
也有人觉得。
全宋变法历经四年,田赋商贸之法的改革已经趋于稳定。
必然会以此为题,令考生总结经验,分析利弊。
有人认为是黄河水患,有人认为是西北的党项之乱,有人认为是东边的海上贸易……
汴京街头,小报满什么的都有。
文人辩论。
最欢喜的其实是汴京城周边的底层百姓。
这几日。
只要不懒,即使在汴京街头卖个热梨水,一日所赚都能比得上往昔十日。
此等氛围。
赵祯与士大夫官员们都是喜欢的。
大宋施行全宋变法以来。
保持的最好习惯就是:允许全民议论国事,提倡全民献言献策。
正所谓高手在民间,书生们的讨论还是非常有用的。
变法司每日都要购买大量小报,取其精华,尝试着揉进接下来的变法改革中。
……
十一月二十三日,午后。
垂拱殿。
国子监监丞丁度一脸笑容。
他朝着赵祯汇报道:“官家,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