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饺子馆成立后,每逢过年,母女两个就带着徐奶奶忙饺子馆年夜饭的事,一直忙到除夕深夜,祖孙三个才闭门谢客,清清静静地在县城过了两个平静的春节。
这次回村,她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的乡亲们,给她家送来这么多的自制吃食,各种各样的吃食都带着大家的一片心意,有的还冒着腾腾的热气,一看就是刚出锅不久的,可以直接拿来当午餐。
想当年还在苏家老院的时候,她和刘庆华生存艰难,从来没有遇到过哪家过年过节给她们送吃食的。
当年大家都穷,她和刘庆华娘俩更穷,对外交际都是以苏家老院的名义。而苏家老院的那些人刻薄寡恩,锱铢必较,在村里的人缘并不好。
加之苏白氏一直把持着整个家的一日三餐,将粮食面粉等物资都锁了起来,只给刘庆华一定的食材量,安排她做一大家子人的饭食。
村里也是个小型社会,也是要通过资源互换来联络感情的。
两手空空的刘庆华拿不出多余的东西在村里交际,自然也没有谁会主动在年节时送吃食给刘庆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