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出身,都有举人功名,有的是囿于家境,有的则是无心再考,先后在伯府落脚,教书育人。
能为他们画像,姜芙在激动之余,心中也不免多了几分紧张。
不过,林越对姜芙极有信心,此前也是他在先生们面前极力推荐她。
“你这大半年画了这么多人,无一人不满意,要说最熟悉自己的人就是自己,那些拿到画像的人哪个不是惊呆了,说好像在照镜子!”
林越自觉在琴棋书画方面也有几分心得,但自从他看过姜芙这几个月画的人像,就甘拜下风。
她能够在短时间内抓住一个人的五官特点,捕捉到神韵,特征,再加上精准的比例,还有林越之前完全没见过的“阴影”和“透视”,就可以令此人跃然纸上。
这个“阴影”和“透视”,林越至今都没有完全弄懂。
也不怪他不懂,姜芙偷笑,因为这是近现代视学理论。
历史上,相对成熟的东方视学着作要到十八世纪才出现,而将透视原理应用到中国水墨画上,最早也要等到十七世纪,但也仅限于宫廷画。
所以,她等于站在巨人的肩上,提前把中西风格进行了大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