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合理。思来想去,孙婆婆想到她老家还有个上了年纪的姨婆,听说身子不好,就这几日的事了。正好以此为由,三人回去一趟。
李清远知道事情并不是她们讲的这般简单。联系到昨夜张大人他们离开后说的话,他也有了些猜测。
牛车慢慢悠悠走了两个时辰,便进了村子。
村里的小孩都围着牛车打转儿,好奇的盯着车上的他们。
听见外面的动静,屋里的人纷纷探头来看。
还是孙婆婆的表弟先认出她,忙上前问候。
毕竟多年未见,难免生疏。虽不知她突然上门的缘由,但还是客气将三人请了进去。
“姨婆如何,那日我在城里遇见了同村的刘家媳妇,她说姨婆病重,我上面也就这位长辈了,正巧主家想带侄子出来踏青,我便顺道过来看看。”
她们买来不少东西,起初还有些不满她们突然造访的表媳妇,见着油纸包扎的一袋袋糕点吃食,顿时笑开了花,挽着孙婆婆热情的跟亲姐妹似的。
孙儿们拉扯着油纸想看看里面的东西,被她赶鸭子似的赶去院子里玩。转头瞧见李清远,便问:“小郎君可要同他们一起去村里转转。”
她以为城里的少爷们定然是瞧不上他们村里的泥猴子,也只是随口一问。
李清远起身询问李玥妩,得了她的同意才向表媳妇儿道:“劳烦婆婆了。”
表媳妇儿愣了下,忙冲外面唤了声。
“来福,快回来,带着小郎君去村里转转。”又细细叮嘱了一番,不能上后山,也不能去河塘。
李清远跟着他们离开,孙婆婆去北房看姨婆,李玥妩坐在客厅和他家的儿媳冯氏沉默相对。
李玥妩摸着茶碗,慢慢静下心来想这两日的事情。
张顺和几位好友似乎对这事早有预料。这种能引得朝堂震动的事情,为何他们的态度都如此平静。是无能为力,还是参与其中。
大乾建制不过十四载,在位的正德帝起于书生,推翻前朝末帝后励精图治,百姓们也都从十多年的战乱中缓过精神,渐渐有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她能想到促成现在局面的唯有太子和宸王的争斗。
城门起火,殃及池鱼。
她只愿事情能早些过去,莫要牵扯到自身。
“小娘子,我帮你添些热水?”冯氏半天才问出这一句。
李玥妩没有拒绝,道了声劳烦。
冯氏肉眼可见的轻松了起来。给她碗中添满了热水,自己倒了一杯。
“小娘子瞧着年轻的很,就自个儿开了店,实在厉害。”
“也多亏孙婆婆帮扶。”
“不知小娘子年岁几何?”
“已近双十。”
冯氏惊讶。她竟和自己差不多大小。小娘子瞧着也就十六七的样子,而自己满面风尘,已是两个孩子的娘了。
心中一时羡慕又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