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德对于眼前这种一成不变、枯燥乏味而且还十分刻板的翰林院生活,心中充满了强烈的不满情绪。他觉得自己仿佛被困在一个僵化的环境中,无法施展才华和抱负。每天面对着堆积如山的典籍和繁琐的文书工作,让他感到无比的压抑和疲惫。
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唐明德决定采取行动改变现状。他向皇帝写了一份言辞恳切的奏折,表达了自己希望外放的意愿。在这份奏折中,他详细陈述了自己对外放的期望和理由。他渴望能够亲身接触到百姓的生活,了解他们的疾苦和需求;希望通过实地考察和实践,为国家的治理和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唐明德相信,只有走出翰林院这个狭小的圈子,才能真正拓宽自己的视野,增长见识。他期待着在新的岗位上,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他也坚信通过这样的经历,自己将成为一名更加成熟和有担当的官员。
时间流逝,短短数日后,一道来自吏部的消息传至他处——有人前来传达旨意,点名让他觐见圣上。他闻此消息后,内心不禁忐忑难安,但又不敢怠慢,急忙整理衣冠前往乾清宫。待到面圣之时,圣上亲自降下圣旨,特封他为苏州知府。这突如其来的任命令他惊愕不已,一时之间竟有些恍惚。然而,他深知皇命不可违,于是赶忙跪地谢恩,接下这份重任。
知府乃一府之首,为府一级别的最高行政长官,官阶为从四品。府大致等同于现今的地级市市长,负责总管一府数县的民政和司法事务。具体而言,知府需承担如统辖所属各县、平均赋税徭役、宣扬治理教化以及教育抚养百姓等职责,并负责审理各类诉讼案件。由上述种种职责可知,知府这一职位在当时无疑是众人眼中的“美差”。那么,其具体职责究竟包括哪些方面呢?
首先,知府需要承担上传下达、传递政令的重要任务。在清代,府作为介于省级和县级之间的中间政权组织,发挥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紧密连接着省与州、县两级。因此,上情下达、准确传达政令便成为了知府不可或缺的首要职责。。
其次,便是肩负着举荐并委任地方官员的重任。在康熙执政期间,朝廷针对地方事务制定了相关规定,并明确指出此项工作应由知府全权负责。具体流程如下:首先,知府需负责筛选出地方上德才兼备的官吏,然后将其名单呈递给上级督抚;接着,督抚再将这些人选上报至朝廷。为了避免知府与州县僚属之间出现营私舞弊的不良行为,只有经过严格考核后符合条件者才能被正式任命。
在古代,官员们通常独自携带官凭前往任职地点。有些官员可能会带上几个贴心的家丁一同前行。唐明德从老家带来的家丁赵云峰一直跟随着他,会试赶考时通州相识的刘佳美纳妾后照料他的起居饮食,因此,从京城启程时是三人骑马同行。
古代官员家丁不仅可以提供生活上的照料和保护,还能协助处理一些琐碎事务,让官员能够更专注于履行职务。他们或许是经过精心挑选、训练有素的忠诚随从,与主人有着深厚的情感纽带。他们了解主人的喜好、习惯和需求,可以为主人提供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服务。无论是安排行程、打点行李,还是应对突发情况,这些家丁都能迅速做出反应,确保主人的安全和舒适。此外,他们也可能扮演着传递信息、协调各方关系的重要角色,为主人的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在快要抵达苏州府之际,赵云峰提议自己先行一步前往苏州,通知当地的士绅准备迎接新任知府的到来。然而,唐明德却表示无需如此行事,而是决定顺路前往距离苏州一百多里之外的一座巍峨大山——大阳山。
赵云峰和刘佳美对老爷为何要绕路而行感到困惑不已,他们善意地提醒说这样会增加很多行程。然而,唐明德并未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