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稍微增长一点,并不能有质的飞跃。
所以这件事其实是一件,周期非常漫长的、回报也比较缓慢的,需要一直走下去的培养过程。
关键是前期基本上没有什么回报,有的时候研究生阶段,如果实验室津贴不太够的话,还得找家里面资助,就算后面,中途到了博士情况能好一点,但也只是稍稍好转而已。
毕竟其他学科的博士往往已经能驰骋沙场,但如果是八年制的博士,可能甚至还在规培。
而白小帆今天一到科室,发现今天又到了两个挂着胸牌的新人,一时间有点好奇。
还好,查房的时候这几个人就已经做了自我介绍,第一个人叫沈雨墨,之前在老家的医院工作过很久,所以看上去不管是说话谈吐还是给人介绍的样子,都已经有了一些靠谱医生的模样。
而另一个名牌学校的研究生名叫刘悦晗,之前是学硕,因此科研经历十分丰富,对书本的掌握也是滚瓜烂熟,属于那种上课的时候老师最喜欢的学生,因为只要抽查到这个人,基本上就没有答不上来的问题。
当然这样的弊端也很明显,那就是所有的掌握基本上都来源于书本,而对于实际操作来说,基本上可以说是一片空白。
不过刘悦晗本人也知道这个情况,因此刚进科室的时候,就已经把自己的优缺点都说出来了。
虽然现在的拍摄主体是白小帆,但因为第一期拍摄的缘故,肯定是要拍一下大环境的,而其他几个人虽然不属于拍摄主体,但是也知道这回事,不过今天查房之前节目组还是很礼貌地问过了,在得到了对方的许可之后,才开始继续进行拍摄。
大概是今天有拍摄的缘故,至少今天查房的时候,病人看上去都精神抖擞,好像在等着摄像机对准自己一样。
而且今天正好是周一大查房,顾名思义就是整个科室所有的医生——包括正式的有编制的和临时的进修的,以及刚过来的实习生或者规培生都要跟着一起,在科室主任后面查遍每一个病人。
一般这种大查房半个月一次,基本上一查就要查一整个上午,因为费时费力,也不像之前的分组查房一样,会按照各个治疗组的组别来看病人,而是从第一间房间开始,一直查到最后一个房间的病人结束,绝不放过每一个。
因此这对医生来说,尤其是那些刚刚接手病人的管床医师来说,算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
众所周知,每个科室的主任都很喜欢提问,而提问基本上都会累积在大查房的这个时候。
要是有一些脾气好的主任还好,脾气不好的主任会一直问到你答不上来为止。
关键是一般这样的提问和查房都是当着病人的面的,如果有什么查不好的地方,还会损失医生对于病人的可信度。
在医生交班跟护士交班都结束之后,随着跟着白小帆的摄像头一转,科主任一身笔挺的三件套西装,外面套着白大褂站在最前面,只是简简单单的说了“查房”两个字,所有医生都跟在后面按照分组排成两排,浩浩荡荡的往病房走去。
……不得不说,这样的场面还挺有画面感,而在镜头的记录下,又颇有一种电视剧里的潇洒风范。
当然了,进到病房之后就要回归正题了。
之前夏眠为了锻炼白小帆,特地把自己的其中一个病人分给对方,试着管一管,大概的任务就是从病人入院开始就,仔细记录,从入院记录到首次病程再到后面的各种各样的病例,每一天都要自己看完病人之后亲自来写,然后考虑要怎么继续用药,要怎么开医嘱,然后每天根据病人病情的变化再随机应变换什么药或者更换什么治疗……
当然现在这一些对于一个实习生来说还是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