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充足的人口,就有了充足的兵源,大唐便可以源源不断的募集士兵和百姓前往世界各地
然后世界各地就像东瀛岛一般,男性少,女性多,移民和士兵万里迢迢的赶到当地,往往便留在了当地,与当地的女子成家,留了下来,生下来的孩子自然就是唐人的后代。
以此来达到换种的目的,如此一来,唐人就可以慢慢掌控了世界。
现在东瀛岛换种试验成功,李旦一边巡狩天下,一边下旨,向被占领的全球各地移民,派出军队
唐人尚武,崇尚征伐,建功立业但是向全球移民,李旦还是担心会引起百姓的反对
所以李旦需要一个人身份足够尊贵的人带头移民来做表率,表明朝廷的决心,这个人不仅身份要足够尊贵,还要能说服得了大唐百姓才行
而要想堵住百姓之口,又能表明朝廷的决心,能够起到表率作用那一国之君最好不过。
但是让国君移民,这自然不现实
国君不行,其他人甚至是一般的皇子都不能起到如此作用,所以那就只有国之储君李成器了。
李成器虽是李旦长子,现在大唐帝国的储君,但他是原主与刘皇后所生。
这些年来,李成器对李旦也算是孝顺有加,对待兄弟姐妹也算是友睦作为储君也没有犯过什么错但是他性格偏于温顺,在与性格强势的李隆基比较下,屡屡落于下风
大唐虽然制霸全球,但是要想维持统治,并非易事,虽然李旦制定了一些列的决策,但是要想长治久安,也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行
强如大秦,一统六国,也只不过维持了区区十五年的统治便分崩离析
若是按照历史所载,李旦也仅有十年左右的生命,若是自己真的跟历史所载,一旦自己驾崩,大唐内部若是有个什么乱子,大唐也有可能会出现分崩离析的场面,这并不是李旦所要看到的。
所以,在李旦看来,性格软弱的李成器并不是一个合适的储君人选
历史上,因为李隆基讨平韦氏有功,李成器曾主动让贤,将太子之位让给了李隆基。
但是现在很多事情已经改变,韦氏已死,自然也不会给李隆基出风头的机会,那么李成器自然也没有必要主动让贤。
所以,李旦也借此时机将李成器移出北都,给李隆基清理道路
李旦颁下旨意,号召大唐百姓移民到其他地方,而且为了彰显国家的决心,储君李成器将带头移民到美洲,给大唐子民做表率
旨意一经颁布,唐朝百姓便看出了朝廷的决心,响应者甚众
而身为太子的李成器,却是一脸愁容,他也知道美洲与大唐相距遥远,隔着重洋,路途凶险,此去美洲断难再回大唐故土
只是这是李旦的旨意,即便他再不乐意,也不敢违抗旨意,只能硬着头皮带头移民前往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