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正皎没有正式地打过猎,弓箭也用得马马虎虎,但铃兰的动作他看明白了,不疑有他,从左边包抄了过去。
乐正皎走的左边,琴师自然往右边去。
铃兰的箭羽一直在逼位置,时不时地射在它身上,那畜牲更是慌不择路地左右乱窜。
乐正皎不敢开弓,他和铃兰的位置太近了,只怕是箭没有射到那畜牲身上,反而射中了铃兰,那就大事不妙了。
他的弓箭一直背在背上,却在分开行动的同时将随身携带的短匕首握在了手里,距离远他没有自信,三步之内,他有绝对的自信。
所以在铃兰用箭将那畜牲逼向他所在的方向时,乐正皎丝毫没有慌乱,已经做好了肉搏的准备,蓄势待发。
琴师也一直在逼位置,手中的箭迟迟没有出手。
那畜牲跑了一会儿已经遍体鳞伤,都是铃兰的手笔,因为雨势过大,始终都没能给上它致命一击。
那畜牲似乎是明白了什么,不再向前逃窜,而是转身朝着一直射向它的铃兰冲撞而来,一时之间,速度太快,乐正皎也没能提前给出预警。
等乐正皎折返时,见铃兰迅速向后拉开了距离,才松了一口气。
人和野兽不同,人会思考眼下的情形并迅速做出反应,做出对自身最有利的决定。
不像野兽,在反击时,也只能横冲直撞地冲向敌人,用肉体来搏个你死我活。
而人会借用工具。
铃手中的弓箭,就是她此时最有利的工具,她迅速向后撤退,并非是感到害怕,而是拉起了她的弓,手中的箭在经过瞄准后,瞬发制敌。
这一切都发生得太快了,乐正皎看见铃兰撤退的时候,铃兰搭在弓上的箭已经离开了弦,背上的箭袋里,只留下了孤零零的一支箭羽。
野兽倒下的时候和铃兰擦身而过,铃兰还保持着箭射出去的动作一动不动,可见她对自己的箭法足够自信。
乐正皎想起之前在地窖时,铃兰反复比对挑选弓箭时的模样,她原来还善射。
即使野兽因铃兰的箭而偏离了方向,乐正皎还是十分小心地靠近它,铃兰箭法虽然准,但一支箭还是难以让一头比他还要强壮的野兽立即毙命。
让乐正皎不解的是,在他徐徐靠近那头畜牲的期间,它竟然没有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