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之后,他开始深入思考这个问题。
自己刚刚通过杯酒释兵权,剥夺了好些地方的兵权,正准备派文臣到地方任职,剥夺节度使的行政权,这一切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稳固大宋的统治。
难道,我重文抑武的策略真的错了吗?”赵匡胤喃喃自语,眉头紧锁,心中充满了疑惑和迷茫。他回想起自己登上皇位以来的种种决策,那些旨在稳固江山、安定民心的政策,难道真的有什么问题吗?
“不,唐后期以来的武人专横,藩镇割据的问题还是要解决。”赵匡胤深吸了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他深知,历史的教训不能忘记,武人的跋扈和割据一方的藩镇是威胁朝廷稳定的毒瘤,必须加以铲除。
“待朕好好想想才是。”赵匡胤喃喃自语,他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的明月,陷入了沉思。他明白,治理国家并非易事,需要深思熟虑、权衡利弊。重文抑武的策略或许有其弊端,但也不能因此全盘否定。
“嗯,是了,万万不可矫枉过正。”
赵匡胤突然想到,如果过于强调文治而忽略了武备,那么国家的安全又将如何保障?他必须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够抑制武人的跋扈,又能够保持国家的强大。
这时,赵匡胤突然想到了天幕中提到的事情。
他皱起了眉头,心中涌起一股不安。天幕中提到王安石变法失败,北宋才日渐衰退。这让他不禁开始思考,如果变法成功的话,北宋的实力是否能够保全一段时间呢?
“难道是像秦国商鞅变法时,触动了诸侯的利益,没人支持才会失败吗?”赵匡胤自言自语,他开始在心中推演各种可能的情况。他知道,变法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朝廷的支持和百姓的拥护。如果变法能够得到朝野上下的支持,那么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想到这里,赵匡胤下定了决心。他转身回到桌前,拿起笔来,开始起草旨意。
“来人,拟旨!”赵匡胤高声唤道。
不久,一名宦官走了进来,恭敬地跪在赵匡胤的面前。
“陛下有何旨意?”宦官问道。
赵匡胤沉声道:“后世如有王安石变法,朝廷需大力支持。若有违者,斩!”
宦官低头应是,然后迅速退下,去拟写旨意。
赵匡胤看着宦官离去的背影,心中终于有了一丝轻松。他知道,自己不能改变过去,但可以通过这道旨意,为后世留下一些警示和指引。他希望,北宋的江山能够长治久安,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平复了心情后,赵匡胤继续看起了天幕。
【19:16:25,赵构称帝。】
【19:18:57,岳飞大败金国完颜宗弼,有望收复中原。】
看到岳飞的词条,赵匡胤心中顿感宽慰不已,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这份欣慰吸入肺腑之中。他想起自己建立宋朝的艰辛,以及历代先皇们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所付出的努力,如今看到岳飞这样的名将崭露头角,他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
他轻轻抚摸着词条上的字迹,低声念道:“秦有杀神白起,汉有封狼居胥霍去病。”念完这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武将,他顿了一顿,脸上露出更加自豪的笑容,“我宋朝也有名将岳飞呐!”
周围的大臣们听到这句话,纷纷露出了喜悦的神情。他们知道,岳飞的名字已经成为了宋朝的骄傲,他的英勇事迹已经传遍了四海。一位心思活络的大臣立刻跪拜在地,高声说道:“恭喜陛下!有此名将,我宋朝必定能够一雪前耻,重振雄风!”
赵匡胤听到这话,心中更是欢喜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