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进度较快,但对于力量较弱者来说,则需寻觅适宜自身的力量平衡点才能跟进。
苏晓自是没有闲着,手中握着一把灵锄负责松土。他的活动范围并非固定于一处,而是定时巡视每一处新开垦的田地,如同挑选良驹一般,在部落中他被誉为种植之道的大师,关于土地该如何开垦至何种程度,还需由他亲自鉴定。
部落境内已有许久未曾降下充沛的灵雨,现今的土地状态恰好,既不过湿亦不过干,正好利于修真者的灵力引导和灵犁的运用。若土地过于湿润,灵犁推进时易粘泥滞行,灵犁上累积的泥土将不断增加,最终导致推进阻力剧增;反之,若土壤过分干燥,能否顺利启动灵犁都是个问题。
此刻的情景可称得上是得天时、占地利、聚人和。随着时光流转,大家的配合愈发默契,先前出现的纷争也随之烟消云散,工作效率显着提升。如此看来,使用灵犁一方已完成数个往返的耕作,而采用传统耒耜的另一方至今仅完成一次。
再者,灵犁耕作的深度优于耒耜,不但更深入,而且更为均匀,这对于培育稻米而言无疑是最佳的选择。外层浮土被挤压至底层,待日后灌注灵水,养分流失将会减少许多。
本想午间继续坚持劳作的众修士,在苏晓的坚持下,仍返回部落休息片刻。劳累一上午的工作之后,从他们午餐进食的模样便可看出疲惫之态。此外,那些经一上午耕作磨损的木犁也亟待回部落进行重修与淬炼,有几个犁头已然变得不再锋锐,使用这类钝化的犁具无疑会加倍消耗体力,同时降低耕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