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观点,再一次得到了这位行业内高级别专家的验证。
“都说医药行业是一个政策导向性行业。”
黄总介绍说,医药行业的发展和宏观政策的推动其实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常常可以看到,顶层的设计者却往往都是站在庙堂的高处俯瞰一整片大棋。
他说,来自顶层设计这一块里,和各家公司、每个医药行业从业者们息息相关的,其间很大一部分,其实还在于地方政府的执行。
这样一来,到现在,一方面是外资药企其实也正在快速进入国内市场,而且极大地丰富了药品种类,也提升了“药”作为医疗服务工具在整个产业里的地位。
而且,外资药企高生产力和现在国内给出的自主定价政策,让他们活得如鱼得水。
但是,国外这些大型药企的大规模进入,对于本土药企而言,却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黄总甚至这样形容,国内的药企要从这片土壤里成长,说实话,打个比方,基本就像是用冷兵器去和拥有飞机大炮的外企同台竞争。
他进一步分析说,国内新药的创制,主要问题大抵上可以归结为三点:一是顶层设计缺乏一套自上而下的有效监管;二是行业缺乏资本和技术带来的正向循环渠道;三是药品的使用者——老百姓缺乏医药知识,市场上没有一套成熟的药物评价机制。
所以到现在,上至食药监相关领导竟然演变成为“最危险职业”,下至天价芦笋片”以及“550万天价医疗费”等奇怪的现象层出不穷,中间还有各地方喊出“要当好县长,先办好药厂”的口号……,完全可以说,整个行业自上而下,到处都充满了野蛮生长的痕迹。
而且,步子迈的很快。
而事实上也是这样,这几年,在短短的时间内,继BJ上海之后,苏州、天津、武汉、成都、广州……等城市也陆陆续续建立了自己的生命科学园地,竞相押注生物医药这条赛道。
这一些国内医药行业最新发展的情况,王建浦自然也是很清楚的。
“MNC(跨国企业)大厂他们基本上都有花不完的金山银山,而我们呢?”黄总看王建浦认真做笔记的样子,笑了笑继续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