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见到活生生的大人物。
以前只是在paper中看到的一些领域内的人的名字,现在不仅亲眼见了,亲耳听了他们的报告,而且还可能有机会亲自跟他们交谈。
王建东的内心里彷佛充满了激动,自然对接下来的会议内容更是充满期待。
想想也是,能请到这样大师级的专业人士作为主持,可想而知这次会议的主题该是多么的精彩,让人充满想象。
会议程序倒是比较简单。
一开始,主持人Peter作了简短的说明,播放了15分钟左右的本专业自上届大会以来的历史回顾等简单总结;接着,就是一个个的专家学者做讲座。然后互动环节。
按照会议安排,一个panel一般有4-5篇论文,每个presentation长度在15-20分钟左右。中间穿插提问或者留到最后的半个小时左右集中讨论。大部分panel最后留20分钟到半个小时给大家讨论和提问题。
一般一个环节长度为一个半小时。
再然后,会议就结束了,确实有些“简单”。
不过,尽管自认为准备非常充分,但是在这一次、也是人生的第一次国际性的大型讲座上,王建东还是遭遇到了非常大的“打击”。
当然了,这里所说的打击,应该说是他听第一次听讲的感觉似乎要更准确一些。
对的,就是王建东第一次听国际会议的感觉,被“打击”了。
所谓“打击”,怎么说呢,如果用另外一个通俗易懂的词汇,完全可以用“听天书”三个字来概括。
对的,对于这一场、以及接下来的很多场会议,王建东简直就是在“听天书”。
首先,他一开始根本搞不太清楚Peter、各位presenter到底在说什么,其次是搞不太清楚底下的观众到底在说什么,再次是不太理解其中很多程序到底又是为了什么。
这时候,如果有人重点观察王建东的话,应该就是连着几天都张大了嘴一副受惊吓状。
为什么会变得这样?
当时的王建东其实自己也不太理解。
后来他回上海后,有一次偶然间跟一个在国外读博的同行闲聊,说到自己第一次参加大型的国际学术会议的这些感受,说他觉得自己彷佛自始至终在会场里觉得像在梦游,看一切彷佛都不真实,也不太能知道大家在说什么、在干什么------
这位博士倒是很理解,说他也在第一次参加国际会议时出现了类似情况。他说,请记得我们曾经的狼狈体验---这一些,主要还是因为语言和文化上多维度shock。
这位同行的建议是,大家都需要时间去学习和适应,而且这种适应的速度往往会超出你的想象。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