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而行,不断冲刷着凹岸,使凹岸不断后退。而凸处水势相对较缓,便渐成浅滩。
陆家嘴的形成,根据历史记载,夏元吉开挖范家浜,南移吴凇江后,太湖水经过大黄浦在此转弯从范家浜至南跄浦入海。又因经过多年冲刷,江面逐渐深宽,黄浦、上海浦、范家浜连为一条宽阔大江:黄浦江。
黄浦江原先河身宽窄、深浅不一、水情紊乱,暗沙浅滩丛生,尤以河弯凸肚处为险,船舶航行危机四伏。
这些河弯的凸处,被称作“沙嘴”。
作为太湖流域地表水的总归宿,黄浦江上游有大量的淡水涌下,同时每天的两次涨潮,挟带着大量长江泥沙。黄浦江每次进潮时间约为5小时,流速较快,落潮约需7小时,流速较缓,随潮水进退的泥沙便有部分沉淀,尤以凸弯处为甚,日积月累,使得沙嘴向前不断延伸。
黄浦江的沙嘴有多少?从吴淞口往上数,有北港嘴、老白港嘴、陈家嘴、周家嘴、陆家嘴、南市嘴、龙华嘴、鳗鲤嘴等。
但是从清乾隆二十八年陆家嘴地区修筑了护塘后,黄浦江、苏州河水在这汇聚,不断地冲击着西岸,而东岸处却水流趋缓。由于黄浦江每天两次涨潮又挟带进大量的长江泥沙。随潮水进退的泥沙便在东岸处沉淀,日积月累,形成了陆家嘴沙嘴,且向前不断延伸。
陆家嘴的不断伸展,西岸的不断后退,使得黄浦江在此形成了一个河弯角度小于直角的急转弯。锐弯的凸处,就是陆家嘴。因此陆家嘴地形比较突出,成为一个锐角。落潮时,沙滩一直可以伸至江心。
吴凇江与黄浦江主流汇合处,是河弯的凹处,两股水流在靠近浦西一侧相交。
这里河底西深东浅,黄浦江上游来水、苏州河水、潮水、复杂交汇,形成旋涡、暗流,把凹处河底掏了一个深潭,最深处曾经有约29米。
王国良往黄浦江里弹烟灰,说道:“因此陆家嘴历来是航行的难关,行船困难,船舶肇事屡见不鲜,原因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