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梯教室,学院的政治学习大会。因为这次会议特别重要,正在工地的王建东也被叫了回来参加。
今天学习的内容,正是《东方风来满眼春》长篇新闻通讯。
对这篇新闻通讯的学习和精神贯彻,王建东这次已经是第三回了。
今天上午,大桥指挥部对这篇文章刚进行了一次集中的政治学习。王建东作为公司的员工,自然也参加了。前天在杨高路工地指挥部,他还参与了监理单位的相关学习。
王建东这一次就是从大桥的工地直接赶过来的。他在最后一排寻位置坐下来,看看手表:还好,离大会开始还有十分钟时间,总算是没有迟到。
昨天学院电话通知的时候就强调过,这次会议很重要,不允许迟到早退。如果要是迟到被点名的话,要自己去和学院党总支解释。他还听说这一次会议规格很高,学校党委的一位副书记将会亲自讲话。
天气已经开始转热,刚才走路急,这会儿就显得有些出汗。王建东干脆脱下来外套,搭在椅子靠背上。从背包里拿出来记事本,把包放在脚边上。
旁边还有空位。王建东往脸上使劲抹几下,平静一下心绪。
这时候,眼光的余光看见有人走过来。王建东不经意地往旁边一看,却是何萍。
王建东和她打招呼。何萍在身前朝自己轻轻挥手,笑着问:“这里有人坐吗?”
王建东摇摇头,说:“你坐好了。怎么落在后面才到,你没有随杨高路工地学校的大巴回来?”
“上午我不在工地,而是在设计院里帮忙。事情一忙,就差一点迟到了。”何萍笑着解释。
等坐好,何萍从包里掏出来好几份报纸,她看看王建东手里拿着的记事本,问:“你没有带学习的材料?”
王建东笑了笑,说道:“我已经学习过两回了,都已经很熟悉,所以就……”
“哎哟,你这人哪能这样马大哈的呢?不是一回事,在学校我们就是头一回学习,晓得伐?”何萍想了想,从自己手里翻一份报纸递给王建东,说,“算了算了,反正报纸我有多带的,给你一份好了。”
王建东不响,接过来何萍递过来的报纸。
打开报纸,只见上面的这篇文章,很多地方都用红笔作了有记号,甚至一些重要的语句,不仅有下划线,边角上还有不同的数字编号。
这何萍,什么时候政治学习变成这样认真了?王建东心里想,这好像在自己印象中应该是不多见的。
实际上,王建东对于《东方风来满眼春》这篇文章,还是在3月26日刚刊登的那天早上就有了深刻地印象。
26日那天是星期四。王建东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楚,是之前一天的25日晚上,因为杨高路改建中涉及到的几座碉堡爆破的课题,他和工程、监理,还有部队的相关人员一起研讨到大半夜初步方案出来才回来宿舍。
躺下没有多久,值班室里就有人过来叫自己接电话。
王建东睡的正香,却又不得不睡眼惺忪的起来,嘟嘟囔囔道:“这么早,谁打电话过来?”
是不是哪里出了什么状况?这样一想,他马上就清醒过来了。
赶紧去值班室,接起来电话,刚“喂”了一声,只听得听筒里一句浓重的粤语就滚了过来,震得耳膜生生的疼。
原来这只“紧急电话”却是大学同学孙正东从广州打过来的。
“你好好说,不用这样大声,我听得见的。”王建东当时就没好气地回道,“朋友帮帮忙好伐!一大早电话过来,难道广东人都不知道要睡觉的吗?”
孙正东这天之所以这么早找他,在电话里着急要说的就是这篇文章。
“东方风来满眼春”,源于唐朝诗人李贺的诗歌《三月》,寓意春天来了,万物焕发新的生机。
后来王建东才知道,老人家今年视察南方是一件对深圳、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