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门前方则是一排排官员按品级站立着等候。
左丞相张泰身穿朱红色公服,腰系玉带。
他额头微微沁出汗珠,在这紧张的气氛中显得格外端庄。
其他文武百官也各自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期待与焦虑。
有人频频望向远方,有人低声交谈议论接下来可能发生之事。突然,一阵铁蹄声响起,震得每个人的心都随之颤动。
远处,尘土飞扬中,一支身着熠熠生辉金甲的骑兵队伍缓缓驶入众人视线。
他们骑着高头大马,马匹皮毛油亮,披挂着战斗的装甲。
这些士兵个个英姿勃发,眼神锐利,显然是经历过无数硝瑰火雨的精锐之师。
为首者正是李峰将军,他身材魁梧、面容刚毅。
民众看到这样一支队伍,立即明白了什么,大禹皇朝的军队凯旋了!
欢呼声此起彼伏。
不久后,在人们期待的目光中,叶辰率领着主力部队浩浩荡荡地回到了京城。
士兵们行进间保持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和气势如虹的风范。
叶辰身穿黑金战袍,肩披披风,显得格外庄严威武。
张泰等文武百官已经整齐列队于午门前方迎接。
见到叶辰归来,张泰率先上前几步,深深一揖:“陛下万安!”
其他官员也纷纷跟随行礼,并且口中喊道:“陛下万安!”
“陛下英勇!”欢呼声、鞭炮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盛大而热烈的氛围。
叶辰微笑着向所有臣子点头示意,并对广场上等候多时的民众挥手致意。
那些因战事而焦虑不安日子里暗自祈祷的老百姓此刻都放下心中重担,脸上洋溢出由衷的喜悦。
孩童们更是好奇地拉扯父母衣角:“爹爹,那就是我们的皇上吗?”
“对啊孩子!”一个满脸沧桑却笑容满面的老者轻声回答,“我们今天能过上好日子,都是因为陛下的功劳啊!”
就这样,在万民欢呼雀跃、文武百官恭敬相迎之中,叶辰回到了皇宫内部。
当他踏入宫殿时,放眼望去只见琉璃瓦闪耀着夺目光芒。
墙壁上镂空雕花精美绝伦。
地面铺设紫金色地毯软绵绵。
殿堂两侧站立着身姿挺拔、表情肃穆的禁卫军。
叶辰心中不禁感叹道。
哎呀,在外征战了这么久,回来一看还真是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啊。宣政殿内,叶辰的身影显得格外庄严。
他缓缓地脱下沾满尘埃的战袍,露出了紧致的肌肉和伤痕累累的皮肤。
随从们立刻上前,小心翼翼地为他披上代表至高无上权威的龙袍。
叶辰坐定于龙椅之上,他深邃的眼眸扫视着殿堂内每一位文武百官。
面容平静如水,但眼中不时闪过锋利如剑的寒芒。
张泰此时步履稳健地走到殿前,朗声说道:“陛下,罗刹境内只从收复之后便一直放置不管,此举甚是不妥!今日我军凯旋而归,正是整顿边防、稳固国土之良机。”
叶辰点头示意张泰继续发言。
“为此臣有一计,建立新罗刹府,并派遣忠诚与能力兼备之人担任知府、总兵。”
张泰顿了一下,“这样不仅可以加强中央对边疆的掌控,还能有效打击那些觊觎我大禹领土完整性者。”
叶辰沉吟片刻后问道:“你已有人选?”
“回陛下。”张泰恭敬地回答,“臣推荐范增为新罗刹府知府、狄青为总兵官,二人均是多年征战的老将,忠心耿耿!”
叶辰微微挑眉:“范增、狄青……”他轻声重复了二人的名字。
“好!朕相信你的眼光。”
“感谢陛下信任!”张泰再次深深一揖。
“此事关系重大。”叶辰站起身来,“我们必须确保罗刹府能迅速建立起有效治理体系,并且让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