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李邦华的兵部尚书之所以被罢,张道泽的弹劾只是一方面原因。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在任职期间对京营的整改动刀子太狠,把当时职掌京营的英国公张维贤、襄城伯李守奇以及兵部其他官员得罪的死死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时的朱由检又不为他撑腰,李邦华能在兵部尚书这个位置上坐稳才是怪事。
甚至于当年在城楼上点燃炮火误伤城下明军的事也很有可能是襄城伯李守奇故意为之借机弹劾李邦华。
只是这其中缘由,再去翻六年前的旧账已没什么意义,毕竟当时在城上指挥的襄城伯李守奇在崇祯三年就已离世,现在的襄城伯是他的儿子李国桢。
或许正因有以上这些黑幕,才使得现在的李邦华不愿再入朝为官。
崇祯心里思忖着,直言问道:“怎么,你对当年朕罢你官职一事还心有怨气,所以不愿再入朝为官?”
崇祯这问一出,李邦华直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草民不敢,草民真的是年岁已高,精神不济,倘若勉强为之怕是会误了朝廷的大事。”
李邦华嘴上说着,心里却是在想,开什么玩笑?
即使有怨气我也不能承认呐,这要是承认对当年的事心怀不满,以你那薄情寡恩的性子,今天我怕是老命难逃。
崇祯对李邦华年事已高的话置若罔闻,抬了抬手:“别动不动就下跪,起来说话。”
“谢陛下。”李邦华应了一声,慢悠悠的站了起来。
见状,崇祯这才故作姿态一叹:“哎……当年罢官一事,朕却确有失察之处,当时确实不该将你罢官,让你回乡种田。”
“现在思之,朕也自觉有错,怎么样?还是回来吧!大明和朕都需要你。”
崇祯这话一出,李邦华整个人如遭雷击、呆愣当场,脑瓜子嗡嗡作响。
一脸茫然错愕,什么?皇帝刚才在说什么?
自己没听错吧!皇帝竟当面和自己说当年罢自己的官罢错了。
这能是那个自己认知里的崇祯皇帝说出来的话?
身为一个君王,能把话说到这份上,已经算是向自己认错了,倘若自己再不识好歹,那就有为天理,枉为人臣了。
一阵惊诧错愕后李邦华躬身一礼:“草民,愿听陛下调遣入朝为官。”
听到这话崇祯不由一阵暗讽:朱由检看到没?你以前就是太要面子,因而错失良臣。
还得是我穿越仔,几句无关痛痒的话就能轻松拿捏,若是你指定搞不定。
崇祯心里嘀咕着大笑出声:“哈哈……爱卿既愿入朝为官就莫要再以草民自居了。”
“老臣遵旨。”
李邦华嘴里应承着,突然一转话锋:“老臣斗胆,不知陛下打算让老臣身居何职。”
这个问题崇祯在传召李邦华入京之时就已考虑清楚,是以现在根本不需要考虑便脱口而出。
“朕想让爱卿接替张捷执掌都察院,整顿各级官吏的贪污之风。”
闻听此言,李邦华愣了十几息才斟酌着开口:“陛下,我大明各级官吏贪污之风盛行已久,想要整顿吏治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仅凭老臣一人怕是会有负圣恩。”
崇祯一听这话不觉有些好笑,忍不住腹诽起来:这老小子吃一堑长一智,被罢过一次官学聪明了,知道找皇帝要承诺、找帮手不单干了。
崇祯当然不会让李邦华失望,既然决定让他整顿吏治,当然要给予他支持,是以正色道:
“爱卿放心,无论是朝中大员还是封疆大吏你只管整治,出了什么事,自有朕给你顶着。”
“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