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瞬间,所有的目光都落在了林安身上。
这位太祖皇帝面前新晋的红人,东宫嫡长孙,在近乎查无此人的状况之下,一跃之间,封王授官,让本来日渐式微的太湖系似乎又有了依仗。
当下储位未定,朝堂局势不明,谁也无法确认谁会是最终的胜利者。
寿北王林浩在朝堂上依旧占据最大优势,林安这个安南王却也并非完全没有机会。
更为重要的一点在于,工部内部并非完全一体,工部尚书沈文晋表面上是朝中难得的中立派,实际上私底下却与北方门阀来往密切。
左侍郎洪舟乃是沈文晋一手提拔,算是他的铁杆心腹,刚才争吵中的一人便是他。
而另外一人,则是右侍郎郭淮。
与洪舟不同,郭淮是南方人,出身贫寒,早年深受前莽暴政之害。
加上南方水患不休,他一家人一半死于天灾,一半死于逃荒,只有他一个人幸存了下来。
后来跟随太祖皇帝起义军,从河道衙门一路晋升,到如今工部右侍郎的位置。
所以郭淮最能体会百姓受天灾之祸的疾苦,也最关心百姓的生活。
他在朝会上当面参奏徐海,实际上没有私心,而是真心想要从户部要出银子来,好解救清远县百姓于雪害之中。
沈文晋瞧见林安,目光稍稍一闪,不动声色的给了洪舟一个示意。
会意以后,洪舟便即刻上前行礼:“殿下驾临,未曾远迎,还请殿下恕罪。”
其余人也跟着反应过来,同时行礼呼了一句“殿下恭安”。
此时沈文晋才上前来道:“有劳殿下来工部,殿下请。”
林安面上带着微笑,一边随着沈文晋往里面走,一边笑道:“本王奉皇上旨意,在工部任职,日后还要请诸位大人多多指点。”
“不敢不敢,殿下千金之躯,臣等自当全力配合殿下。”沈文晋顺杆儿道。
说话时,两人到了工部衙房里面,落了座。
林安看了一眼脸色不好的郭淮,心里记得他就是先前在大殿上参奏徐海的人。
刚才与他争吵的,应该是工部左侍郎,其他人官职不够,没那个胆子。
工部这些人,别的不好说,郭淮至少应该是跟北方门阀不是一路的。
心里暗自念及此,他脸上不动声色,转过脸问沈文晋道:“沈大人,刚才本王过来时,隐约听见似乎有争吵之声,不知道所为何事?”
沈文晋眼底光芒一闪,旋即叹息一声,神色有些无奈的解释。
“让殿下见笑了,刚才大殿之上,皇上让臣等自行设法筹措清远县道路桥梁修缮之款,尽快让道路通行,好将户部筹措的赈灾粮物运进清远县。”
“可是当下工部账面上可用银两实在紧张,清远县那边又拖不得,大家一时商议不出一个好主意来,情急之下,这才争论了两句。”
闻言林安点头道:“原来如此,不知道京城此去清远县,路上有多少地方受灾损坏,需要修缮?”
“启禀殿下,根据前些日子的奏报,京城到清远县,桥梁损坏完全不可用的,有十二处,道路积雪覆盖无法通行的,约有三十多里。”
沈文晋眼珠子一转,又看向洪舟道:“洪大人,去把奏报和详图取来请殿下查看。”
“是!”洪舟说着,即刻转身。
林安面露沉思之色,接着问道:“那不知,工部账上能支多少银子用于修缮呢?”
“这……据微臣所知,当下能用的,不足两万两。”
犹豫了一下,沈文晋脸上露出为难之色说到。
“两万两,嗯,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