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事呢。”
“那该怎么办?”
刘训说道,“等到天亮,您先把情况告诉部众,问一问谁愿意跟您出逃。如果大家都愿意跟您走,那就走;否则就向张存敬表达愿意投降的意思,作为缓兵之计,再慢慢商量对策。”
王珂听取了他的建议。
次日天亮,王珂亲自登上城墙,向张存敬喊话,“我跟朱大帅是两代世交,父子之欢,兄弟之情。将军但且解围后撤,等朱大帅一来,我自然开城投降。”
随后,王珂在城墙上竖起白旗,把驻留城中的河东诸将全都逮捕,连同节度使的符节、官印等,一并送往张存敬军中,随同前往的还有作为人质的王璘(王珂之兄)和河中诸将。
于是,张存敬解围后撤,派人驰报朱温。
朱温闻讯大喜过望,他当时正率领主力部队缓慢前进,刚刚走到洛阳。听到河中投降的消息,立即“驰往赴之”。但他的目的地却不是河中府,而是虞乡。
这才是朱温的高明之处。
虞乡,位于河中府以东,它的重要性在于一处墓地,这里埋葬着前河中节度使王重荣。朱温要做的,就是到王重荣墓前哭祭祷告。
王重荣是朱温人生路上的重要贵人。当初,朱温效力于黄巢,镇守同州,听从了王重荣、杨复光的建议,叛齐降唐,朱温又以母亲王氏与王重荣攀同宗,认王重荣为舅舅,结下甥舅关系。正是那次倒戈,才使得朱温从一个草贼摇身一变,洗白成帝国功臣,并通过征讨黄巢及其残党秦宗权,一步步走到今天。
朱温也曾对王重荣指日月发誓,说我今后若飞黄腾达了,凡王家子孙,我都会尽心事奉(我得志,凡王氏者皆事之)!
如今,朱温无故征讨王重荣的后人,既名不正言不顺,又招惹恩将仇报之口舌。如果朱温乐呵呵地径直入城受降,那么他将失去河中地区的群众基础。所以,他必须到王重荣墓前表演一番。
在王重荣墓前,朱温捶胸顿足,嚎啕大哭,悲不自禁,声泪俱下地陈辞致祭。奥斯卡欠朱温一个小金人。
此时的朱温,几乎兵不血刃地拿下了河中五州之地,控制了地理位置极其重要的河中地区,北控河东,西窥关中。心里早已乐开了花,脸上却还能表现地悲痛欲绝。
影帝朱温收获了河中的民心,河中人民“闻之感悦”,认为朱温是个重情重义之人,发自肺腑地愿意接受朱温的统治,朱温成了王重荣的合法延续。
钱镠哭周宝,杨行密哭高骈,朱温哭王重荣,马殷哭孙儒。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表演时。
接下来,朱温还是没有着急进驻河中府,而是派使者往来,商讨受降事宜。
王珂打算“面缚牵羊”来见朱温。
这是对投降者最大的侮辱,最早的出处是《左传》。
“面缚”的意思是双手反绑在背后。《史记》记载武王伐纣的时候,出现了“肉坦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的记载,意思是赤裸着上身,双手反绑于身后,左边有人牵只羊,右边有人拿着茅草,跪在地上,以膝盖当脚向前走路。用这种方式表达投降者的恭顺,牵羊的意思就是指自己现在是任由对方宰割的羔羊。
到了宋朝以后,女真人也喜欢用“牵羊礼”来羞辱俘虏,但他们的牵羊礼不是真的牵只羊,而是让投降者赤裸着上身(不分男女),披上羊皮,在脖子上拴根绳子,COS成一只羊。“靖康之耻”中,徽钦二帝及皇室宗族、妃嫔、文武百官均享受了这种待遇,很多人不堪其辱,选择了自杀。
《左传》中还记载着另一种近似的投降仪式,“面缚衔璧”、“面缚舆榇”。意思都差不多,“衔璧”即在口中叼一块玉,表示自己不想活了,因为当时死人下葬时,往往在口中含一块玉;“舆榇”就是抬着棺材,同样也是表示自己引颈待戮。
投降的君主在衔璧舆榇的同时,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