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外的民兵性质的武装力量,他们全部被动员起来,抵御大宋。
在“三征淮南”时,一支“义军”曾立下过功勋,其首领张雄也被提拔为禁军统领,驻守袁州、汀州,后来张雄率部勤王,最终全军覆没,父子八人均为国捐躯。如今,这些民间武装还能起到多大作用?
对于这场战争,李煜不可谓不重视,真的是倾尽全国之力,然而效果不能说是聊胜于无吧,起码也是毫无卵用。史籍记载,说这些杂牌军“奔溃相踵”,不堪一击,成了宋军刷战绩的工具。
李煜心急火燎地给吴越国钱弘俶写信,来不及骈四骊六拐弯抹角了,几乎用了大白话——“今日无我,明日岂有君?明天子一旦易地酬勋,王亦大梁一布衣耳!”
唇亡齿寒的声音始终萦绕在吴越国朝堂,但钱氏统治者始终能够力排众议,服从中原大国的诏令,坚定不移地贯彻维护中原大国的基本国策,毅然出兵伐唐。
这一年(974)年底(12月),李煜下令弃用大宋的“开宝”年号,而只使用干支纪年,称这一年为“甲戌岁”。
975年2月,宋军对昇州完成了包围;吴越国奉诏攻常州,开辟东线战场,常州开城投降。
身为南唐军队总司令的皇甫继勋,不是一门心思地思索如何退敌,而是苦心研究如何逼迫李煜投降,继而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皇甫继勋不遗余力地放水当演员,为宋军围攻昇州铺平了道路。他的想法和做法跟当年的杜重威如出一辙,可他偏偏忘记了杜重威的下场,事实上,他的下场远比杜重威更悲惨。
每当听到南唐军队吃了败仗,皇甫继勋就会喜不自禁,比曹彬、潘美还高兴,真恨不得亲自为宋军带路。宋军逼近昇州,有部将打算招募敢死队,趁夜劫营,皇甫继勋听说后,大怒不已,把这些存在抵抗意志的部将抓起来,鞭打一顿,然后关禁闭。南唐将士愤恨不已,百姓们也恨得咬牙切齿。
皇甫继勋担心自己的行径败露,于是严格封锁前线的消息,与昇州城内的徐元瑀等人不谋而合。当李煜召他入城开会时,他也以军务缠身为由推辞不去。
李煜凭直觉认为宋军的进攻应该很猛烈,可他却从来没有得到前线告急的消息,于是问张洎。张洎说昇州固若金汤,而宋军劳师远征,有道是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即便真有危险,臣也会以死效忠,陛下您还有啥好担心的?
李煜倍感欣慰,于是彻底相信了眼前的幻境,沉浸在歌舞升平的太平盛世中。
某日,李煜诗兴大发,要登高远望,找寻灵感,这一看可不要紧,差点儿把魂儿吓飞了。只见城外是连绵不断的宋军营寨,宋军旗帜漫山遍野……
直到此时,李煜才得知了真相,于是将皇甫继勋骗进城,公布他误国误君之罪状,将他推出城门,交给愤怒的军民处置。南唐军民没有让李煜失望,很快就把皇甫继勋撕碎,毛都不剩(军士云集脔之,斯须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