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感觉立刻就把人包裹住了,手里明晃晃的新刀再也不用害怕被敌人的武器砍断,反而迫不及待想砍断对方的武器。
这其中的士气变化看不见摸不着,却实实在在发生了。
北原虽然皇帝都亲征了,但是发起攻城战斗依旧是他们的弱项,各种准备和士气激励都需要时间。每一次发动进攻都要考虑损失不能太大,生怕被消耗在城下。
由此可见皇帝亲征有利有弊,如果是一些激进的北原将领,肯定不顾士兵的性命拼命攻城,能一口气攻下更多的堡垒,他们就能不给兴汉喘息的时间,拥有进军袭扰兴汉腹地的资格。
但是兀里烈皇帝眼光更远,觉得北原的战力如果在那些城下消耗个两三万,可能确实能用命抢出一个战略期,然后给兴汉来一波骑兵震撼。
可是谁知道兴汉的人口有多少,还能动员多少人?到时候一个不小心再在兴汉内部折损一大堆,北原反而伤筋动骨得不偿失了。
所以他按照自己的节奏对北原的堡垒进行包围,然后攻击援军,希望尽量用更少的损失拿下弹尽粮绝的堡垒,能劝降最好。时间可以拖一拖,但是北原的战力不能有太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