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蛋蛋”,在品牌旗下会有许多变形玩具系列,比如说恐龙系列,囊括了所有已知的恐龙形象,一个系列为一整套,只单卖,不论套卖,其中会有一个或两个比较特殊,并采取饥饿营销的模式,不定时在门店投放,勾引小朋友常来店里逛逛,带动其他玩具的销量。
蛋蛋只是变形玩具的初级模式,后面还会推出更高级的变形人玩具,直接点说,他打算将变形金刚玩出新花样。
甭管画得好不好,恐龙是被他画出来了,可分解图却是一时无从下手,他的立体想象能力不是太好,一时半会儿想画出分解图有点为难自己。
既然为难,他就懒得自己动手了,找个专业的人代劳就是了。
将半成品的图一收,拿出几张新稿纸,画起了发光悠悠球的结构图。
悠悠球不是什么新鲜玩意,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五百年的古希腊,要说现代悠悠球,原型应该是菲律宾的Togalog,先是一种打猎的武器,然后转变成休闲活动。
悠悠球第一次成为工业生产的产品,拥有专利,迄今也有八十多年的历史,而第一次大规模生产是在二十二年前,一个菲律宾裔美国人开了几间工厂生产悠悠球,只是干了没几年,因为销量不佳,他把工厂打包卖给了一个叫当肯的人。
当肯接手后,销量也没有改善,只好苦熬了十几年,一直到1946年,悠悠球的销量才有了起色。
悠悠球曾经被注册过专利,并已过期,这就意味着悠悠球没有组成专利矩阵的可能,谁都甭想靠专利将竞争者拒之门外。
没有专利就没有多大的搞头,冼耀文对基础的悠悠球兴趣不大,所以一上手就是发光悠悠球,他打算在悠悠球内部置入发电机部件,当悠悠球转动起来,会发出五颜六色的灯光。
发电机部件好办,二战时期的法国已经给士兵配发手动发电手电筒,只有打火机大小,有原型可以参照,且他曾经有过DIY小型发电机的经历,还真难不倒他。
彩色灯光也不复杂,他都不打算给溜溜球安太多灯泡,只安一个,不同颜色靠彩色贴片来实现,灯光有节奏地闪烁用旋转时的遮罩来实现。
两大难点一解决,剩下还有重心的难点。这个也不复杂,用填充物来配重,可以随意改变悠悠球的重心所在,发散一下思维,通过重心的改变,还能制造更花狸狐哨的悠悠球。
不到半个小时,发光悠悠球的结构图就被画好。
接着,他又拿出一张新稿纸,准备画呼啦圈的结构图。
呼啦圈也是有年头的玩意,最早脱胎于滚铁圈(滚轱辘圈,最早用藤条编制),不好说最早的起源是哪里,亚欧非三洲历史上都有类似的记载,不过最早将圈环套在腰上扭的是古希腊人,目的就是减肥。
可以说呼啦圈自诞生以来,它的作用就没变过。
依照美国当下的家庭主妇保有量来分析,呼啦圈的市场相当广阔,但怎么推广出去是个问题,等推广出去,怎么抵御分杯羹的龟孙又是另一个问题。
思索着,冼耀文站起身来到空旷处,拉出一张适合跳健身操的歌单,反复筛选了一遍,选中《Penguin'sGame》,将一个不存在的呼啦圈套在腰上,嘴里哼了一遍节奏找找感觉,到第二遍,他随着节拍扭起了腰,双手也没闲着,或伸展,或举高,或交叉,或拍手。
影视剧植入广告的周期太长,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又是苍白无力,对潜在客户群没有太大的冲击力,他的做好事不留名之血液激情澎湃,无名英雄即将再次登场。
他打算无偿给电视台做一个早间健身节目的策划案,并附赠呼啦圈一车、健身舞一套、舞曲一首。
“LeftLeft,RightRight,GoTurnAround,GoGoGo……”
随着节奏哼到第三遍,冼耀文的舞风一变,一只手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