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也争气,待明年足了年岁就能去科考了。
先生是进过京的,给薛里正夫妇两个人出主意,乡试还好,真要走到殿试那一步,还需京里有人才好。
两个人想了又想,京里的人,自己平头老百姓怎么能沾得上呢?
邻居宋大娘嚼舌根说:“薛里正的大闺女不是听说是进了东宫的吗?这不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啊,若是得宠,自然不会瞧着自家兄弟求师无门了。”
另一个小媳妇帮腔:“可不是,薛里正家那个闺女我见过,只是长了个好模样儿罢了,说起来脾气、性格、见识,说不得还不如你闺女呢宋大娘。”
宋大娘骄傲地挺起了胸脯,他们家祖上,那也是出过京官儿的,虽然到了现在已经是旁旁旁旁支,而且已经沦落到种地、养牛了,但是家里的族谱也是荣耀过的。有个进了宫的女儿有什么了不起,从来也不见托人捎句话,送点东西的,可见不得宠。
几个人切切查查地说。 爱读免费小说app更新最快,无广告,陈年老书虫客服帮您找想看的书!
已经长成个少年模样的薛锦江经过门口,充耳不闻地走过去,一副端方君子的派头儿。
几个人也就悄悄的住嘴了。
薛里正和薛锦江回到家,薛里正看着正做刺绣补贴家用的薛锦云和吆喝着卖包子的老妻道:“今天提早些关门,有事和你们商议。”
薛里正到现在背后都是汗津津的,觉得好像做了一场梦一样。薛锦江也是,仿佛踩在云团上,一切都很不真实。
今天,薛锦江从私塾读完一上午,按照惯例不走远路回家,选择去薛里正办公的地方吃顿便饭,父子俩正要把从家里带来的饼子、稀饭还有笋片炒肉、鸡汤放在炉子上热一热,二人有说有笑,突然从门外进来几个服饰纹样皆不是本地人模样的男子,他们操着京城口音,但面白无须,隐约又不似寻常男子的样子。
毕竟也是办公差多年,薛里正很快就意识到,这些人恐怕是宫里来的,应该就是传说中的太监吧……
薛锦江也把手里的饼子放下,站起来,跟在自己父亲身后打量着。
“小人几个是宫中来的,还请薛里正寻个方便说话的所在。”为首的男人拱手作揖,态度十分恭敬。
薛里正立马引他们到内室。
到了内室,几人又起身拜见,自陈是太子爷的奴才,薛孺人如今已经生下了太子爷的第二子,在东宫受宠异常,是太子爷心尖子上的人。然后又委婉地说,太子爷有意要提一提薛孺人的位份,然而家里没有能主事的,想将薛家的小公子给推出来。如果老大人舍得的话,等乡试和会试都通过以后,太子爷和薛孺人愿意接小公子进京,另找大儒教授课程,谋个好前程。
几人如此这般地把这番在二人耳朵里听起来惊心动魄的内容给描述得云淡风轻,好像只是在说:五婶子,你要是买完了鸡蛋以后家里没有面粉了可以来我家做。
两个人脑袋里好像炸开了烟花:轰——闺女(姐姐)得宠了?
说完以后,几人将车上载的东西给卸了下来,有一张大额银票,一些不常见的布匹,宫里的果子、点心还有一些宫花首饰,只说给老大人一家赏玩罢了。
两个人晕乎乎地接了。薛里正心想,这事儿怎么想怎么不对啊,自家闺女什么德行自己可太清楚了,你要说塞点儿点心来给家里人是她的做派,塞银票、宫花、布匹?打死她她也想不到。
唯一的可能就是,这都是太子爷安排的,自家闺女甚至不知道这事儿。想到这里,他不由得要老泪纵横了……自家闺女真是,傻人有傻福嘿,太子爷看着是个细心人,估摸和自己闺女对了品了。既然那几个人说薛孺人受宠,还生了儿子,那就不会有错。
自己当姥爷了,嘿嘿嘿。
回去以后,两个人又把几人今天说的如此这般地复述了一遍,准确来说是薛里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