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士太夫们旗帜鲜明地反对,甚至还进行了阻挠。
特别孔府所拥有的几十万亩良田并没有遵循朝廷的灭蝗政令,仍旧推行“不能打,越打越多”的理论。
只是现在他们积极灭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能打,越打越多”的理论并不能成立,亦证明当今朝廷的做法才是对的。
虽然不可能在一个府县之地便将蝗虫通通灭杀,但如果所有人都联合起来的话,却是可以将蝗虫慢慢全部消耗掉。
特别朝廷今年提倡大规模养鸭子,鸭子既吃蝗虫的成虫,又吃蝗虫的幼虫,吃得胃部的鼓鼓胀胀的,却是给灭蝗立下了赫赫战功。
至于农作物方面,由于朝廷提倡北直隶和山东等地种植棉花,这些蝗虫并没有对棉花造成伤害,自然不会影响棉花的收成。
当然,粮食的收成不可避免受到负面影响,北方粮食减产是既定的事实。
大明朝廷对此早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不说有着南方的粮食和朝鲜米供应,而且自家的粮食储备充足。
不论是山东还是北直隶地区,其实都不会因粮食而恐慌,如今的朝廷有足够的粮食赈灾和平抑米价。
“蝗灾来到咱们北直隶了!”
“哈哈……我种的全都是棉花!”
“我家的鸭子这几天吃得可欢了!”
……
虽然蝗灾还是从山东蔓延到北直隶地区,但蝗灾的规模明显不能跟去年相提并论,而灭蝗的工作如火如荼般进行。
由于事先已经有了组织灭蝗的经验,大部分百姓种植了棉花,而且还养了鸭子,所以蝗虫来到北直隶北区并没有形成太大的破坏。
反倒是大量的蝗虫成为了鸭子的腹中餐,一些积极的养鸭人更是四处打听蝗虫在哪里,而后将成群的鸭子赶过去饱餐。
经过这些年的廉政建议,北直隶的官府显得十分清廉,所以奖励机制十分到位,又大大刺激百姓灭蝗的积极性。
以前的蝗灾不仅席卷大半个北方地区,从北直隶还会荼毒山西等地区,但此次连北直隶北部都出不了。
时间悄然来到四月中旬的时候,这场蝗灾已经归于平静。
“朝廷的方式真的可行啊!”
“要是不信先人那一套,咱们这些年不至于受这么多苦!”
“我家邻居当年就是因为遭受蝗灾而借了高利贷,最后搞得家破人亡!”
……
当地的百姓看到朝廷灭蝗的成效后,亦彻底打消心里早前对朝廷灭蝗做法的猜疑,心里更多的是一种感慨。
世人都知晓高利贷害人,亦是告诫大家千万别借高利贷。
殊不知,生活在这种饱受大自然灾害的时代,仅仅是一场十分普通的自然灾害便只有通过高利贷才能换得一个喘息之机。
好在他们现在遇上了圣明天子弘治,若是遭受蝗灾的百姓能得到朝廷救赈,而没有遭受蝗灾的百姓则是可以继续过日子。
“还好今年都种棉花啊!”
赵老四为着自己的先见之明而沾沾自喜,虽然他亦不懂因何灾蝗不吃棉花,但他家的收成是保住了。
至于他小儿子的婚事,似乎亦是已经有了着落。
四月的京城,显得繁花似锦,特别商业气氛变得越来越浓。
西苑,养心殿。
朱佑樘端坐在龙椅上,正在认真地处理来自两京十三省的奏疏。
他的身子暖洋洋的,现在已经重新回归钩鱼人的美好生活。每日他都在养心殿处理政务,黄昏前往听潮阁在八百亩水域独自钓鱼,最后则返回紫禁城享受夜生活。
原本帝王的生活是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