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杨光华的建议,徽宗于宣和七年的十二月二十日,委任太子赵桓为开封牧,也叫开封府尹。这就等于向世人公开宣布,徽宗已经有隐退的想法了。按照宋朝建国以来的惯例,开封牧或者是开封府尹,是不经常设置的,只要担任了开封牧的王爷,就预示着将要登基称帝。宋朝建国以来只有宋太宗和宋真宗任过开封牧,后来都登基做了皇帝,所以凡是王爷也叫亲王,担任开封府尹,都是即将登基为帝的预兆。
委任太子赵桓为开封牧的第二天,徽宗又专门召见皇太子,向太子赐予了排方玉带。只有帝王才能佩戴排方御带,臣子若佩戴,就是逾制,要受严惩。可徽宗偏要这样做,用意已经非常明显:急于禅位。
也就在这一天,金军以强大兵力围攻中山府,战况异常激烈。若不是太守詹度善于用兵守城有方,拼死抵抗,城池必定被攻陷。城池没被攻陷,这本是好消息,可金兵却分出部分兵力绕过中山府,快速往前推进,先头部队已经过了冀州,而从冀州到开封,急行军用不了十天。
再看此时的金兵西路军,已经在拿下太原后逼近隆德府,仅需六天就可抵达汴京。情况已经是十分危急。杨光华接到中山府的紧急奏报后,立即呈给了徽宗。徽宗一看奏报,脸色煞白、手脚如筛糠般不住地哆嗦,惶惶然不知如何是好。在极度惶恐之时,他突然想起了杨光华给他说过的宇文虚中,于是颤声说道:“光、光华,快叫宇文虚中。朕要立即召见他。”
依宇文虚中的级别,是没有资格面见皇上的。此时,被皇上召来,不知皇上何意,他的心里忐忑不安只打鼓。特殊时期,顾不得过多的礼节,宇文虚中刚行过礼,徽宗略带颤声地直接说道:“爱卿啊,朕听杨太师讲,你有经天纬地之才,当此国家危难之际,朕召你来,是要问计于你。当初王甫为代理宰相,不采纳你的建议,一定要联金攻共辽,导致今天金军两路并进,已经打到了咱们的家门口,国家现在是危如累卵呢。朕想问你,可有拯救社稷之法?朕对你寄予厚望哦。”
宇文虚中听徽宗这话如此诚恳,便也干脆利落地回答说,“皇上,国势颓唐到如此地步,唯有一条路可走,别的办法都远水难解近渴。”
徽宗忙问:“什么路,你尽管说来,不管对还是不对,朕都不会怪你,眼下朕急需的就是要有良策妙计,能够退敌也好,拯救国家也好,只要是好主意,你只管说来。”
宇文虚中心里有了底,便说道:“陛下,眼下,国家已经到了非常危急的地步,抵御金兵侵略是当务之急,可是,要能抵御金人,就需先要国民响应朝廷号召,团结在皇上您的旗帜下。可要让国民响应朝廷号召、紧密固结在您的旗帜下,您就得先承认自己的过失,向全国的百姓检讨自己的错误,唤起国民的爱国意识,激励国民斗志才行。而要达此目的,您只有先下罪己诏。在诏书中表明您的意思,要对当前的国家管理改弦更张,剔除痹症,以挽回天意,收拾人心。至于军事防御的重任,只能委托将帅承担了。这两条道,治国理政一条,军事防御一条,缺一不可呀。”
正常情况下,要让皇上下罪己诏,并且要公之于天下,这对皇帝来说,是非常难堪的一件事,历史上虽然有过此类现象,但是很不多见。可此时此刻,金军即将兵临城下,事情万分危急,徽宗已经没了退路,就把目光看向杨光华。
杨光华明白徽宗的意思,便说道,“宇文大人的建议,不失为一个好建议。臣以为然,皇上您要深思,速速决定。”
其实,就杨光华来说,徽宗走哪条路,怎么做,都已经无关紧要。因为不管怎么做,也不论走哪条路,金国灭宋都是逃不脱的。当然,眼下他还必须像模像样地为徽宗着想,为大宋着想。他很清楚,宋朝从各级官员到百姓,尤其是那些忠贞爱国者,对徽宗和这个朝代,已经是完全失去了信心。要想收服民心、振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