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生,甚至还有双面绣的一柄团扇,她决定拿回去好好珍藏其中有些手艺放在后世,应该都是妥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放在这里还真是太可惜了。
看着她爱不释手的样子,惠嫔完全不理解她在高兴个什么劲儿,这些玩意比起之前的珠宝可是逊色了许多。想了半天,她也只能给攸宁的表现找了个理由,大约是觉得这些东西耗费得心血更多,因此有些感动了?她倒是有颗至诚之心,也难怪皇上喜欢。
如此,惠嫔自然也不会去败坏她的兴致,告知她人家和她面都没见过,哪会真的亲自做个什么东西给她,这里头好的绣品大概全都是身边宫女代劳。眨眼便至七月初四,这场小宴并不在永寿宫内,而是挪到了御花园刚落成不久的澄瑞亭内。
这是个四四方方的开间,前头设了三面敞开的抱厦,下面挖了东西向的水池,池内引着一股活水,清澈见底池上有石桥横跨,站在上面隐约能看到有红鳞腾跃,游弋自如,亭内设了主桌,外面还有备用的好几张桌子。澄瑞亭南边是位育斋,面阔五间,也被惠嫔暂时征用了来,嫔妃们若有不便也可来此处歇息。
此时天色尚早,零零散散来了好些人,攸宁是不认识的,由宫女引着过来,那拉贵人则帮着做了介绍。其中攸宁还听到一些耳熟的姓氏,比如觉禅氏万琉哈氏之类的,但很快她就发现一样姓氏的还有别人,遂明白这些姓氏其实和汉人的张王李没什么区别,都是较为常见的姓氏。攸宁自己做常在答应的时候,还尚在乾清宫围房,没什么机会出来见人,到了现在这个位置,才发现贵人这个位份好像也不低。来人无论是年轻些的还是年长的,对着她都比较谨慎小心,看得人有点心酸。
攸宁连起身都不用,目送着她们去了亭外的桌上分成几支小队坐下,然后四处打量着小声说起话来。不过很快她也没心思心酸了。
到了贵人这一阶,她就得往前走几步去迎接了。
贵人位上有三个嫔妃地位高些,一个是宜嫔妃姐姐郭贵人,不过她两月前才生了个小公主,因此没有来。一个是乌雅贵人,也是还在养胎,平时都不出门。
另一个便是从科尔沁来的蒙古贵人,亲王之女,和如今的太后是同辈,同样是太皇太后的侄孙女,算起来还是皇上的表妹,出身可谓是显赫。此前攸宁也不是没有打听过这位蒙古贵人的脾气,无奈本事有限,这位贵人据说不怎么喜欢和人挤在一块住后言,也不爱和人交际,日常都在慈宁宫或是慈仁宫。说起来她还挺羡慕这位的,不得宠无所谓,后言仅有的两大巨头都是她靠山啊!
这么想着,蒙古贵人就带着人来了。
攸宁凑上前去,然后发现她说的话她听不懂!
似乎意识到什么,这位看起来孔武有力的蒙古贵人用不太熟练的满语道:“下午好!节日快乐!”攸宁愣了下,费劲儿从记忆中扒拉出两句原身会说的满语,磕磕巴巴道:“谢谢你。”
原身虽然是满人,但邻居大都是后来入了包衣的汉人,已经有好些年没说她们本民族的语言了。
入宫之后,皇上平日里也是说的汉语更多,连带着底下人也跟风学更好用的汉语。
这时蒙古贵人身边的一个宫女连忙补救,道贵人两年前才入宫,因此还未学会汉话。
攸宁默了下,更羡慕了。
宫里上下都知道皇上爱说汉语,所以有些满人嫔妃进了宫都是现学的汉语,能让皇上主动切换语言的也就是太皇太后和而面前这位据说不得宠的蒙古贵人,很显然也并不关心皇上爱说什么,否则也不会一句汉语都不会说了。这底气未免也太足了!
再对比下还要各种讨好皇上的自己,怎一个惨字了得。
最关键的是人家的靠山真的很可靠,历史上的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