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玄幻魔法>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 第693章 李贤,你个蠢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93章 李贤,你个蠢货!(2 / 3)

直接转头问道:“臣听闻殿下正在注译《后汉书》?”

李贤神色顿时肃然了起来,然后躬身问道:“不知王叔有何指教?”

“《后汉书》,南朝宋范晔编写,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下至汉献帝末年,共195年的史事。”

李绚抬头看着李贤,叹声说道:“殿下切入点不错。但在臣看来,却多有偏颇之嫌。

殿下若真的要注译《后汉书》,则需眼界更宽阔一些,何妨将《前汉书》一起编译完成……

不能只盯着东汉那点家务事,大汉开国初年,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乃至于汉武帝史书,一一注译,尤其是几位太后,请殿下直面以待。”

听完李绚的话,李贤的脸色忍不住的微微一变。

前汉和后汉,西汉和东汉,差别过大。

后汉太后虽多有出场,废立皇帝也在指掌之间,但手中的权力,真论起来,依旧寡淡至极。

尤其后汉末年,即便是何太后的那样的人物,单看其兄何进被世家大族玩弄在鼓掌之间,便晓其人之可怜。

纵观整个东汉,除了汉光武帝和汉明帝算是壮年即位、暮年逝世以外,其他十二位皇帝,都是未成年即位,甚至还有好四位是幼年即位;活过成年的,也只有七位,还有四位,甚至没活到十岁。

剩下的那个,是汉少帝刘辩,十八岁即位,只在位五个月,就被人逼杀。

东汉幼儿园,何其惨烈。

后汉书,太敏感了。

……

“大汉前期,除了有汉高祖刘邦,还有吕后和窦太后,以及卫皇后,这其中诸事,都需正面应对,殿下若是看不透这其中的厉害得失,那么就请殿下,暂时的放弃处理朝政,专心读书,由此才能有所成就。”

看到李贤面色凝重,但仔细聆听的模样,李绚微微点头,然后才接着说道:“卫皇后暂且不提,但窦太后,虽与皇帝争权,但不管景帝之时,还是武帝之时,终究未造成祸乱,一切全在皇帝掌控之中,即便是吕后,殿下,谨记;

即便是吕后,当政之时,亦曾稳固朝政,为子嗣计,为大汉计,至于后来祸乱,亦非吕后所愿意亲见。

殿下若要分明,观看后来汉文帝如何对待天下功臣,便知情况如何。

殿下需要警惕的,该是何人,用何种手段,前汉,才是殿下真正应该学习的。

文皇帝,景皇帝,武帝,才是陛下应当效仿的。”

李绚算是掏心掏肺了,他这个检校太子右赞赏大夫,做到如此,可以说是完全无愧皇帝信重。

李贤天资聪颖,通读史书,但通读归通读,他自己相信多少,认知多少,才是最重要的。

李绚这番言辞之恳切,态度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也他府中的臣僚所说多有差异。

李贤对着李绚沉沉躬身道:“多谢王叔教诲。”

李绚赶紧扶起李贤,低声说道:“今日之言,出的臣口,入的殿下耳中,千万勿要让他人知晓,否则殿下和臣都要不了要有一番麻烦……若是有人相询,殿下不妨对外说,臣建议殿下修隋志。”

“隋志?”李绚站起来,有些愕然,低声说道:“王叔,隋志不是当年魏相曾经修撰过了吗?”

李绚微微摇头,轻声说道:“当年先帝诏修梁、齐、陈、周、隋五代史,以魏相修隋史,并与房相总监诸史。对梁、陈、齐史各为总论,对隋史总加撰定,经史子集礼乐历法食地等十志,几乎囊尽,但今时不比当初,大唐繁华,时势异也,对人物的看法,天文地理的看法已经多有不同,最关键的,是此事不需大费周折,且容易形成定规。”

“定规?”李贤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