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玄幻魔法>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 第155章 婚嫁六礼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5章 婚嫁六礼(2 / 3)

,李绚下意识的将马速放缓了下来,尽管说很多人已经撤走了,但还是能看到严厉盘查的痕迹。

更别说四周还有百姓和商旅在窃窃私语,他都能听的清清楚楚。

今天这事有点闹的大了,李绚的心不由得一沉。

好在他们两人没直接见面,不然就有的让人做文章了。

“大郎!”赵巩仿佛一直等在玉龙别院门口一样,看到李绚回来,立刻上前帮他牵马。

李绚赶紧从马上跳下来,将马绳交给李墨,然后看了不远处的左相府邸一眼,那里依旧府门紧闭,似是无人关心上清宫的情况。

“阿舅,我们里边谈。”李绚扫了身后的大街一眼,赵巩立刻恍然了过来,这里不是谈话之地。

重新回到了书房,李绚立刻毫不停留的在桌案上写了起来,很快就写好了两封长信。

“一封发回彭州,另一封,你亲自送往长安,交到李笔的手里,他知道该怎么做?”李绚郑重的将两封信交到了李墨的手里。

“喏!”李墨沉应一声,立刻转身朝门外而去。

笔墨竹砚,是李绚手下最重要的四大侍从,李墨负责情报搜集和统筹,李竹负责李绚的个人安危。

李笔常年留在长安,负责商队的日常运转,而李砚则是留在江南,负责江南的货物采买。

李绚不管身在何地,都能随时随地的掌握整个商队的运转,那才是他的根基。

他如今在台面上闹的这么欢腾,就是要将别人的目光吸引到他自己身上来。

这一次秦家和尉迟家刻意要求提高分成,这背后的东西远不单纯。

除了自身的欲望之外,未尝没有其他外力介入的缘故,所以这一次赵巩提出了谋求婺州长史一职的时候,李绚才会积极的行动起来。

婺州地处浙东,虽不如扬州地处江南中央,但也能辐射整个东海一带,价值极重。

“你往长安写信干嘛?”赵巩坐在一侧的胡椅上,看着李墨就这么离开。

“长安那边应该开始采买了。”李绚转头看向赵巩,轻声笑道:“阿舅,婚事一旦定下,那么必然要在长安举办,洛阳毕竟是暂留之所,不管是我们家中,还是左相府邸,都远不如长安广大,实在不便。”

皇帝之所以定洛阳为东都,虽然也有种种原因,但最根本的还是要节省漕运,控制东南,方便就食。

大唐开国已近一甲子,关中人口之多膛乎其后,每年所需粮食车载斗量,日渐繁重。

关中平原产粮之地,若只是供应人口进食,自然足够,但不要忽略,从太宗到高宗皇帝,灭东西突厥,平土谷浑,攻打契丹,灭绝高昌,绝百济、高句丽,攻新罗倭国,还有和吐蕃至今未停的战事。

每年都有大量的粮草从长安运往西域,再加上官员百姓就食,日益艰难。

常年战争最直接的,导致整个长安四周地区的良家数量快速减少,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赋税日少,财政日益困难,而江南地区在开国几十年间,逐渐从隋末乱世恢复过来,日益繁盛。

出于节省漕运,控制东南,方便就食的目的,每年皇帝和皇后都有三五个月居于洛阳,待到八九月再返回长安。

毕竟长安才是天下中心,勾连川蜀,控制西域,都得依靠长安。

更何况长安的世家大族才是天下最多的,如果对这些人置之不理,谁知道会发生什么。

杨广当年就是小看了这些世家大族的底蕴,最后才弄的丢了天下。

历来喜欢修史的大唐皇室,对这一点警醒的很,所以每年间,除了春末夏季就食洛阳外,秋初就会返回长安,稳定天下。

秋季也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