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汉家功业> 第381章 瑞雪兆丰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1章 瑞雪兆丰年(3 / 4)

羽林军中也发生着类似的事情。

更为隐秘的左栗,在路口,在转弯处,在黑夜中,在路人碰撞中,无声的带走了不知道多少人。

在一个个投入黄门北寺狱后,一顿酷刑之下,牵连出了更多的人。

白茫茫大雪,掩盖了一场血腥的大清洗。

直到足足五天之后,洛阳城的各个官寺终于逐渐反应过来。

他们熟悉的同僚,已经消失了很多天,既无告假,也无其他消息,仿佛凭空蒸发了一样。

看着空荡荡的座位,很多人想要探寻,但迎来的,都是上级的严厉痛斥。

再接着,一些似是而非的传言流出来,震惊了不知道多少人。

传统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官场技能发动,没用多久,便没人追问那些消失的同僚了。

工曹尚书吴景的府邸。

因为风寒告假的吴景,躲在府里以避开这场汹涌的暗潮。

“舅父,”

颇有些明眸皓齿的孙权担心的看着吴景,道:“不会牵扯到你吧?”

吴景虽然病着,可脸上都是从容微笑,道:“这次是朝廷明摆着借五斗米教,清算过往叛逆的党羽,我们不在其中,无需担心。”

孙权这才放心,观察着吴景的脸色,道:“舅父,我来洛阳几天了,宫里还是没有召见我,你说,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意味?”

吴景有几年没有见过孙权了,听着他的话,有些意外的打量他,道:“这是你想问的,还是有人教你?”

孙权不解,道:“是我想问的,不应当吗?”

吴景没有在孙权脸上看出其他东西,顿时笑着道:“你年纪轻轻便能有这种敏锐,着实不错。”

孙权恭谨的躬身,对于他舅舅的夸奖不见多少高兴之色,反而道:“舅父,这几天我悄悄观察过了,朝廷的局势十分晦涩难明,‘颍川党’一家独大,却又有诸多势力制衡,宫里的陛下,这是谁都不信吗?”

在当今皇帝之前的几代皇帝,要么宠信宦官,要么信任外戚,从来没有眼下的这种‘平衡’朝局。

吴景深深的看了眼孙权,道:“屋里只有我们舅甥二人,我便与你直言,在洛阳城里,多看少说,尽量不说。”

孙权瞬间就懂了,继而道:“舅父,那我应该怎么做?”

吴景转头望了眼门外,见大雪还在飘,轻轻一笑,道:“聪明人就要表现的不那么聪明,只有不聪明的人才能让人安心。”

孙权闻言,几乎没有犹豫,抬手道:“舅父,我打算入学太学。”

吴景怔了下,旋即大为欣慰的点头,道:“文台有后,老夫也就放心了。”

文台,孙坚的字。

“不敢当。”

孙权连忙抬手,满脸谦逊,道:“舅父,还请舅父写信给兄长,请他韬光养晦,暗蓄实力。”

吴景对于孙权大为满意,道:“已经发出去了。另外,我准备在京里为你们兄弟谋划两桩婚事。”

明显是有目的的联姻,孙权毫无抗拒之色,道:“父亲不在,全凭舅父安排。”

吴景对孙权满意的不能再满意了,颇为感慨的点点头。

孙坚这两个儿子,大儿子孙策勇武过人,驰骋疆场;这二儿子孙权明显机智敏锐,有勇有谋。

令人羡慕。

这时,一个家仆来到门外,远远的抬手大声道:“主人,荀仆射派人来请主人赴宴,说是寻常家宴。”

吴景摆了摆手,等那家仆走了,与孙权道:“在洛阳城里要提防很多人,这荀攸就是最大的一个。此人貌似心胸宽广,礼贤下士,实则小肚鸡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