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头死熊,二锅头忙着城里的事,没有细听,原来是这个武夫子的手笔吗?
二锅头立马识相道,“两个月后我再上门拜师,周爷,马爷,先走了!”
老马问道,“他不乐意,就由他去呗,你还废什么话。”
周里正叹了口气道,“他这年纪,不娶媳妇整天不务正业,学文有点勉强,学武倒也合适,有了正事干,人才会往正道上走。”
“烂好人……”老马低声骂了一句,便没再开口。
过了一会,村里的蓝婆婆带着小孙子过来。
蓝婆婆早年丧夫,好不容易帮儿子娶了个媳妇,结果夫妻俩外出跑货双双淹死,只留下一个还在襁褓的幼子。
蓝婆婆就靠着几亩薄田,硬生生把孙子拉扯到5岁大。
周里正赶忙把人迎了进来,蓝婆婆问道,“里正,村里这学堂,我家小彧也能送进来吗?”
“能,当然能!”周里正忙道。
蓝婆婆掏出帕子,包的是她全部的家当,“听村里人说,学堂不收钱,要出工,我出工怕是太慢了,还是拿点钱补上,您看可以吗?”
“阿奶,我不念书!”蓝彧一脸倔强道。
阿奶病了连药都吃不起,他还念哪门子书。
蓝婆婆哄道,“小彧要念书才有出息,听话,好不好呀!”
“学堂每月有月考,只要拿到第一名,就能奖励100文。”周里正说道。
“真的?”蓝彧睁着大眼睛问道。
周里正道,“真的。”
像这种特殊情况,宋月华也预想过。
让人去开荒开不了,总归是可以做点别的。
周里正把蓝婆婆拿出来的铜板又推了回去。
“您出工出得慢,就慢慢来,接下来三个月,每天割一篮子猪草送到隔壁宋家就成。”
蓝彧忙道,“打猪草我也会,我来割。”
蓝婆婆不安道,“这个会不会太省事了,要不再安排点别的活?”
“有别的活,再通知您。”周里正叫来周大富,耳语几句,然后让人领着蓝彧进去了。
蓝婆婆走到门口,又返了回来问道,“我这一个铜板都没给……”
老马直接过来,把人扶了出去,边道,“往后要钱的日子可多了,这小子要是有出息,考试的费用,路费,都能把您薅光,得赶紧存钱啦!”
蓝婆婆乐呵道,“有出息好啊,念书可不得有出息!”
“是是是!”老马把人扶出去后,自己又折了回去。
蓝婆婆一脸懵地站在外面,怎么就出来啦?
到了书房门口,周大富同宋月华比了个暗号,宋月华马上明白。
拿过一个书袋,在里面装一本书,一支笔,一刀毛纸,一碇墨。
蓝彧挎着书袋,翻看了里面的东西,抬头问道,“这么多东西,要多少大钱?”
宋月华笑道,“一天一篮猪草,就能付清。”
“那我每天给你2篮猪草”蓝彧抬起头,仰着一张小脸认真道。
“好!”
“周,周叔啊……”
周里正抬起来头一看,居然是去而复返,一脸乌青的赵二狗。
原来赵二狗刚准备去隔壁村喝酒,就被刘翠翠撞上了。
一问之下才知道,父子俩又把钱给拿了回来。
当时刘翠翠就气得不行,拧着赵二狗的耳朵回到家,把躺在摇椅上睡大觉的赵豆豆给拎了起来,抡起扫把打得父子俩抱头鼠窜,直呼再也不敢了。
趁着学堂还在招人,刘翠翠亲自领着父子二人来报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