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之祥连囚犯都给白米饭和臊子吃,怎么舍得让为国流血牺牲的播州兵难过!
每当大宋战线吃紧,总能看到播州军的身影,杨家子弟积极投身到保家卫国的战争中,这种不以自身利益为主,以国家民族利益至上的做法,在那个战火纷飞、人心思变的乱世之中,显得殊为不易,要好好地对待他们。
孟之祥素来钦佩那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好汉,一定要善待他们,上等的白米、臊子、榨菜管够,一古脑儿地送到播州军军营,一下子送足一个月的份量。
接着送腊肉腊肠腊鸭和腊鱼、新鲜的蔬菜,给他们送猪牛羊来改善生活,还有瓜果!
从此,播州军在营地里就过上了餐餐有肉的生活!
除此之外,各种军资也是缺什么给什么,让播州军换了装备,包括崭新的刀枪盾牌和弓箭,原本一部分装备较差的播州军换装,拿到称手新装备的他们每天都在疯练,尽快习惯新兵器的使用。
不仅如此,青居城向播州军派出了医疗队,为他们进行疗诊,有病看病,没病预防,并表示,只要播州军在四川境内,他们就一路跟随,治病救伤,同时将为播州军免费培养医护人员,即使播州军凯旋而归后也可以自行治疗(药从青居城那里买,孟太尉这算盘够精)。
凡有播州军缺乏的,确系需要的物资,青居城皆供应。
有时,播州军在顺庆府衙的组织下,组团到青居城内参观、购物与消费,秩序井然,没有围观,也没有冲突,让播州军官兵们满意而归!
尽管杨文从先前在青居军参军的播州子弟那里知道青居军的食用很好,但没想到自己军队居然能够与青居军同等待遇。
杨文很感动,而且他发现整个青居军从上至下,真的对于播州军不歧视,没把他们当成外人,气氛非常好!
这让他想起当年父亲杨价在夔州接触过孟之祥四叔孟珙后,对孟珙的为人是赞不绝口,他的军队不歧视播州军,给予播州军良好的待遇。
看来,孟之祥也象他四叔那样,仁义无比。
同时,播州军在与青居军一起进行的军事演习中,发现青居军战斗力非同一般的强!
孟之祥没有出手,他手下的统制官与播州军军官打,青居军的兵与播州兵比拼武艺,结果播州军惨败。
己军输了,杨文却很高兴。
大宋朝还是有希望的,四川有了足智多谋的余玠和战力惊人的孟之祥,看来抵挡鞑靼人没有问题。
干死那些野蛮的鞑靼人!
鞑靼人尚未惹到播州,但杨文接受的是中国文化,“唇亡齿寒”的道理他懂。
自宋初杨氏领主杨实欲奉土内附以来,播州与宋王朝的关系一直十分和谐,杨贵迁平定侬智高叛乱、杨文广平定高州蛮叛乱、杨粲平定宋将吴曦叛乱,杨氏为宋王朝平定西南地区叛乱的例子不胜枚举,大大促进了播州与大宋王朝的关系。
杨氏向宋王朝贡献礼物并数次要求内附,但宋王朝从来没有强迫杨氏献土之举,还会厚赐前来进贡的官员,双方在礼尚往来中建立了良好的政治互动,为播州认同宋王朝提供了政治上的可能。
唐宋两朝,尤其是南宋时期,播州杨氏一直在积极学习包括儒家文化在内的中原文化,经过杨氏历代领主的努力,播州地区的文化以及风俗都发生了显着变化,《杨氏家传》中说,播州由“彝獠错居”之地变得“荒服子弟,皆知向学,民风为之一变”。
播州地区深受儒家文化浸润,居然有多人考中进士,这对于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来说相当不易,可见播州地区的儒化已经有了相当的程度,从杨选到杨文,连续四代领主都大兴儒学,与播州人民一起推动了儒学的兴起与繁荣,为播州认同宋王朝提供了文化上的可能。
关键是经济,经济,经济!
播州地区与四川的经济自孟之祥在四川坐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