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太子被废后,为确保对方不会再次崛起,便对着皇上建议:“愿意代皇阿玛行万难之事!”此乃其一!】
【推举八弟胤禩,担心皇上不相信胤禩的能力,便以江湖术士之言表明胤禩有大贵之相。明显觊觎皇位的言论使得自己失去了皇上的信任。为其二!】
【最后,胤祉告发胤禔用魇术诅咒太子,被确认事情属实后彻底得罪了皇上。】
说罢,胤禔坦然自若的站在原地。没有去管他们的目光,也没有去管他们的表情和心情。
实在,那都是属于意料之中的事情。
*
或许,在他们的想法中,此次答题者不是太子,便是别的皇子阿哥,再不济就是哪位大臣。
他的存在,并没有考虑进去。说不得,他们认为他是最不可能出声的。
无关乎他能不能回答出这个问题,而是它的提问对他来说有些尖锐。
圈禁、废太子、镇魇太子、提议杀太子都不是微小的事情,哪怕现在还没有发生,只是来自于不可捉摸的未来,依然会产生一系列无法预料的反应。
而这样的反应不管好坏,都会被他汗阿玛看在眼里,作为某些事情的衡量标准。
等到最后,标准遇到激烈、不可调节的矛盾时,就会成为燃烧一切的导火索,直至崩塌,变成新的燃料。
就如同水幕里展现的内容,‘太子’跟‘他’都算作燃料中的一员。但与太子不同的是,他似乎一直都是所谓的燃料。
胤禔清楚这样的想法很不美妙,可画面里的影像都在向他陈述着这个事实,让他忽视不得。
那些朝臣似乎也是看出这点,便认为他不敢开口。
但是,他没有忘记,他是水幕里的「爱新觉罗·胤禔」,却又不是水幕里的「爱新觉罗·胤禔」。
他没有经历过水幕里的一切,谁又能说他就得承担水幕里的罪证呢?
*
在场的朝臣自然是感受到胤禔的态度,也感受到他的情绪,但他们无法做到与之相同的反应,反而觉得对方行为太狠了。
太狠了。
他是怎么下得去手的?
虽然他们清楚若想不被人借此利用,亲自开口永远是上上选,也属于正常的操作。
毕竟,被别人说出来,与自己说出来给人的感觉很不同。
别人说出来,多少带着点嘲讽意味。哪怕它只是水幕问题的答案,但跟直郡王被声讨没有多少区别。
可若是自己开口,嘲讽是没有。却变得像在自我反省,跟着皇上认罪。
结果,直郡王没有放在心上。无论何种原因,都让他们对胤禔再次认识。
*
胤礽也是,他深知胤禔不是表面展现出来的样子,要不然怎么能够这么多年跟他旗鼓相当?
即使这些年来,在某些时刻都是他处于领先位置,可依然避免不了对方只要想达
到目便可以下狠手的性质。
如同方才水幕里看到的画面,很符合他对胤禔的认识。
同时,胤礽庆幸他没有遇到类似的问题,毕竟“太子被废的缘由”,真不是什么值得高兴的题目。
不管是让他回答,还是让老大回答,只会让他感觉到嘲讽。
尤其,这里无法阻止的是,随着题目出来,老大就抢先回答。
以他对他随时准备落井下石、嘲讽的行为的了解,可能性只会很大。
只要想到那个场景,胤礽就感觉眼前一片昏暗。
特别证据也不需要他去寻找搜集,水幕里展现的内容就可以证明。
*
胤礽深呼吸了口气,平复心情。看着水幕里出现的弹窗:
【回答正确!】
然后,就见水幕将方才的画面又详细的播放了遍。期中,在播放的过程中,有些没有讲述过得情景也被展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