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红楼:庶子称雄> 第350章 再下江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50章 再下江南(2 / 4)

说。

姑子端上茶来。

“伯爷请,这是旧年蠲的雨水泡的老君眉。”

妙玉认真审视着贾琮,她倒要看看这个所谓的天下第一大才子,究竟是个什么人。

贾琮闻言,忙叫住那姑子:“回来,我不吃这顽意儿,拿寻常井水泡茶来就行。”

“伯爷这是……”妙玉不解。

贾琮道:“并无他意,只怕吃了拉肚子。”

妙玉玉容一僵,无言以对,这混账不识好歹,竟是个俗流蠢物,真真儿糟蹋了那些诗。

片刻,姑子重新端上茶来。

见茶盅着实细小,贾琮一口气儿喝了七八杯,才满足地叹了口气。

妙玉心中冷笑,饮牛饮驴。

贾琮喝了茶,想了想,觉得也要说几句客套话,因笑道:“妙玉姑娘,实在对不住,弄脏了你的床,知道你爱干净,回头我叫人把你的床换张新的。”

妙玉忙摆手道:“不必,心若无尘,床又怎会脏。”

心里却暗骂,你个伯爷也不思量,平白无故让人来换我的床,指不定传出什么风言风语。

贾琮心中暗笑,小丫头片子,装什么得道神尼?

故意笑道:“那恭桶要不要换呢?”

“你……”妙玉气结,顿时破功,这浑人竟然与她共用恭桶,一时又羞又恼,竟说不出话来。

“你,你怎么与我说这些话,也不嫌腌臜。”半晌,妙玉才涨红着脸,啐道。

“咦,方才师傅不是说心若无尘就不脏么?”贾琮笑道。

妙玉恼羞成怒,道:“你这么个人,还是天下闻名的才子,怎么这般……有辱斯文。”

贾琮笑道:“大丈夫行事,畅情适意,随意所之,何惧人言?告辞,不送。”说罢,拱了拱手,径自去了。

妙玉看着他背影,一时无言,不知是气是恼是羞还是窘。

——

次日,养心殿

戴权正奉旨为地下的霍鹏、董仪两个大学士朗读河南巡抚丁先的一封密折:

“……富者田连阡陌,竟少丁差,贫民地无立锥,反多徭役……

查旧例,人丁五年一审,分为九则,上上则征银九钱,递减至下下则征银一钱,以家之贫富为丁银之多寡,新生者添入,死亡者开除,此成法也。

无如有司未必能留心稽查……且又相沿旧习,每遇编审,有司务博户口加增之名,不顾民之疾痛,必求溢于前额。

故应删者不删,不应增者而增,甚则人已亡而不肯开除。

子初生而责其登籍,沟中之瘠犹是册上之丁,黄口之儿已是追呼之檄,始而包赔,既而逃亡,势所必然。

今论治者,皆知其弊,然以为祖宗之法,莫之敢言变,岂不诚恭顺哉?然未深思国家治败之故也。今之法例,虽云承列圣之旧,实皆汉唐以来之弊政也。

我先帝抚有天下,采前朝之遗制,不过因其俗而已,然则太上皇已变太祖、太宗之法矣。

夫治国之有法,犹治病之有方也,病变则方亦变。若病既变而仍用旧方,可以增疾;时既变而仍用旧法,可以危国。

董子曰:“为政不和,解而更张之,乃可以理。”《吕览》曰:“治国无法则乱,守而弗变则悖。”《易》曰:“穷则变,变则通”,故当今世而主守旧法者,不独不通古今之治法,亦失列圣治世之意也……”

待他念完,熙丰帝道:“两位爱卿,丁先的意思是如今新法以至不得不行之境,尔等以为然否?”

董仪躬身道:“启奏陛下,臣以为丁巡抚之言极是。

自陛下登基至今,十年矣,而国库日益空虚,百姓日益困苦,富者愈富,贫者愈贫,观历代之事,此乃王朝盛极而衰之兆也。

幸而上年如海得贾琮之助,送来海量银子支撑大局,否则何以应辽东、西域之战事?今陛下威望日隆,朝局底定,大行新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