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康坊街上,有不少提篮推车挑担的摊贩,叫卖着些小东西。
“烤红薯,又香又糯的烤红薯,祥瑞红薯,海外仙种,天寒地冻,吃一个浑身暖洋洋,一个只要五文钱!”
李三娘抬头,“买两个吧。”
于是婢女便掀开帘子让车夫停车买两个。
路边卖烤红薯的是个没牙的老头子,带着他两个半大的孙子,两个炭炉子,然后一筐红薯,加上一些炭火,天寒地冻的,守在路边上,边烤边叫卖,不时还要换个地方流动叫卖。
不过天越冷,这烤红薯的生意倒是越好。
刚烤好的红薯很香,吸引不少人,尤其是这祥瑞的名头。
“这红薯可是去年翼国武公向圣人所献祥瑞,是他飞升的仙师逍遥子上神早年从海外所取回来的仙种,吃了延年益寿·······”
老头子是这北边永兴坊的坊民,翼国公武怀玉的街坊邻居,这个冬天,坊里的许多坊民,都得到了一个不错的工作机会。
武家给他们提供炉子、炭火,以及玉米、红薯、土豆,甚至是羊杂这些,他们挑着炭炉到周边诸坊里叫卖。
赚了钱分成。
他们不用出本钱,只是出人力和时间,这种合作很不错,特别是一些年纪大的男人,或是家里情况差的妇人们来说,甚至一些十几岁的孩子也可以干。
对于武家来说,其实倒不是觉得利用他们能赚多少钱,都是同坊邻居,武家主要还是要的名声,能让大家赚点钱增加点收入,顺便自己也还能赚点,何乐不为。
还别说,在这个冬日里,烤红薯烤土豆,或是蒸玉米烤玉米煮玉米,又或煎土豆、拌土豆、卤羊杂、羊杂汤、卤干豆腐、炒蚕豆、炒花生等这些小吃,还是挺受欢迎的,尤其是在平康坊这样现在消费水平高的地方。
五文钱一个的烤红薯,一样有不少人买。
老头特意问想吃糯点的还是粉点的,然后挑了大个的,刚烤出炉的还烫手,拿干荷叶包好送上。
收了十文钱连连躬腰感谢。
李三娘拿了红薯,递给张出尘一个。
张氏无奈的接过,本来不想吃,可李三娘那边剥开红薯,那香气立马散发开来十分浓郁,她无奈的也开始尝这街头小吃。
进坊后离永康公府并不远,但李三娘却一路又让车夫买了好些小吃。
有炒花生、炒葵花子、炒板栗、卖火晶柿子、卖柿饼,还有卖狼牙土豆条的,卖炸薯片的,还有卖香煎小土豆的,
还有卖羊杂的,卖卤羊头的、卖羊杂汤的、甚至羊肚包肉的······
反正李三娘听到有人叫卖,就让买几份,等到了家门口,车厢里已经装了许多样小吃,各种香味充荡。
“离京几月,感觉变化好大。”李三娘下车前,突然轻叹一声。
张出尘牵着她手,“哪有什么变化,一切都还是老样子。”
“以前可没有这么多小吃。”
“最近各种小吃确实多起了来了,这坊里好多沿街叫卖小吃的商贩,都是永兴坊的人,武家给他们置的炉子摊子车子,甚至给他们各种食材,这种做法以前还真没有哪个豪门做过。”张出尘感叹。
她看着这个一听武家就有反应的掌上明珠,忍不住道,“伱这离开长安几个月,武怀玉都已经有三儿两女了,他嫡长子武承嗣,圣人都说指腹为婚,若皇后这胎是公主,到时就赐婚做驸马呢。”
李三娘嘴唇颤抖了两下,“樊大娘子现在一定非常幸福吧?”
“那是肯定的。”
张出尘心中叹惜,一年前,樊玄符还是满长安贵族勋戚都嫌弃的克夫命,克死三个未婚夫,还被人称为母大虫,可谁能想到,人家去年千里追情郎,现在已经成了翼国夫人,一生就生中个嫡长子,让多少人羡慕啊。
倒是李三娘,去年的时候,还多少名门踏破门槛来提亲的,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