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中。
自圣驾北归之后,原本因太上皇之死显浮躁不定的气氛,逐渐显得安定了下来。
贾智深知晓江宁之乱的封赏事物还不及颁下,又好不容易应付了荣府里的麻烦,这几日间,便大多是在太常寺官署里劳心劳力,总览一干政务。
等到确切收到太上皇那塞进不知多少香料,却也仍旧止不住臭气的棺敛要入土的消息之后,太常寺并着礼部,乃至于整个朝廷中,终于都是悄然松便了一口气。
回京后第四日。
贾琏放下太常寺官署里一干事物,往泰安帝陵那边出差事,如此一连在外住了两日。
第六日响午过后,贾琏方才顶着冬季雨雪返回京中,到了太常寺官署正门。
赵天梁赵天栋自去停车,顺带往荣府里回禀一声消息。
贾琏自个大步跨进衙门,准备唤那太常寺丞来说话。
这是早就安排妥当的事,之后两个太常寺丞都要跟着他往宫中内务府一行,了结泰安那边的公务。
然而,入内后仅片刻之间,贾琏便发现官署状况有些不对。
过了二道门,一连有几个文吏从甬道边上过来,揣着手,低着头,脚步匆匆不停,穿过廊下,朝另一边走了。
贾琏眯了眯眼睛,再走了几步,好不容易喊住眼熟的一人,手指着一处署房发问。
“张主簿,那正卿署屋里是来了人?”
“回贾大人,正是如此。”
张主簿就是张如圭,他此时的脸上已经没有了刚进京时的彷徨,不过被贾琏拉住后,依旧是还是小心着作答。
“哦…”贾智深一对招子来回瞅了瞅,顿时反应了过来。
“是礼部尚书大人这两日移署过来就任了?!”
张如圭连连点头,再回道:“好叫大人知晓,如今礼部大人正在那边坐阵着哩。”
“既如此,我该亲往拜见。”
贾琏放开张如圭,稍整身上官袍,解下身后的斗篷在手里,当下朝着正卿署房过来。
张如圭看向贾琏背影,稍作犹豫后,便掉头往来时的路径去了。
……
未几,进了门,贾琏一看,那礼部尚书正是在里边安坐着,前头佐吏的位置也坐的满满当当,大多是些眼生的,只留下两条狭窄过道空出来。
因贾琏原本暂领正卿一职,所以回京后下属中也有人请贾琏过来这边正位,只是贾琏想着名不正且言不顺,便懒得搬迁。
没想到出差两日,原本已经关门小半年的正卿署房内,一时间竟然又充斥了人气。
“下官贾琏见过大人。”
贾琏在外头见礼,听得里面传来一声‘请起’,便抬起头来,再拿眼神示意门口坐着的文吏。
那吏员见状,先是朝里头礼部尚书的位置瞅了一眼,然后才是上前来,接过贾琏的斗篷,退到一边。
“……贾大人泰安一行有劳了,结果如何啊?”
礼部尚书端坐在桌案后,一手捋上花白的胡须,看着贾琏近前来回禀公务,不时颔首。
一番问答完。
礼部尚书看向右手边记录的文吏,嘱咐道:“莫要遗失了哪个字,事关太上皇帝入陵,这些可都是要封存做卷宗的。”
“是……”
贾琏回完话,抬起头来看眼前老人时,脸上终于升起些疑惑来。
早不来晚不来,这礼部尚书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
本来回京当日礼部尚书不来太常寺,贾琏还觉得这老大人是个官场的讲究人,按规矩做事,惯会提携后进。
须知只礼部尚书没来的这些个日子,万万是不能小觑的!
只要再晚个几日,便能算是贾琏自个在太常寺主持完太上皇的国葬,这对于区区少卿之职,实在是一桩不小的功劳与资历!
却怎么偏偏,趁着贾琏出了差事,礼部便直接带着人手赶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