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口中念念有词,仿佛在诉说着自己的心愿。
“愿我儿今年能考上功名,光大家庭门楣。”一位中年男子双手合十,紧闭双眼,额头几乎触地。
“祈求神明保佑我娘身体康健,长命百岁。”一个年轻的女子跪在神像前,眼中闪烁着泪光。
“希望今年庄稼能有个好收成,让全家人都过上好日子。”一个老农双手捧着香火,目光坚定地望着神像。
回想起自己所在的小禅院,林逸不禁有些感慨。
小禅院的香坛里只有薄薄的一层香灰,平日里恐怕鲜有人来上香,就连这路边的野庙都赶不上。
他不禁开始思考,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距。
师徒二人来到其中一座小土庙前停下,道禅指着当中的神像问道:“慈济,你可知他们在拜什么?”
林逸仔细观察着神像,恭敬地回答道:“应当是神佛吧。”
“不错,他们在拜神。”道禅点头赞许道,“那你可知他们为何而拜?”
林逸摇摇头,心中有些疑惑。
他明白,拜神求佛自然是有所求,但每个人的所求都不同,他如何能够知晓呢?
道禅似乎也没指望林逸能够回答出来,他微笑着解释道:“他们之所以拜神,是因为心中有所求。无论是祈求平安、健康,还是希望事业有成、家庭和睦,都是人们内心深处的渴望。而这些神像,则是他们寄托这些渴望的媒介。”
林逸恍然大悟,他明白了道禅的用意。
他点点头,表示自己已经理解。
道禅见状,满意地点点头,继续道:“今晚,你便会看到更多关于人们为何而拜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