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困扰人类两千多年的世界难题。十二平均律已成为今天全球公认的标准音律,所有现代乐器都得用它定音。因此,朱载堉被音乐界奉为“律圣”。
德国物理学家赫尔姆霍茨对朱载堉有这样一段评价:“在中国人中,据说有一个王子叫载堉的,他在旧派音乐家的大反对中,倡导七声音阶。把八度分成十二个半音以及变调的方法,也是这个有天才和技巧的国家发明的。”
欧洲人在赞叹并实践朱载堉的发明,而在朱载堉的故乡中国,他的创作却未曾受到重视。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赞朱载堉为“中国文艺复兴式的圣人”,并为朱载堉的创作在中国被束之高阁而感到悲哀,称“这真是不可思议的讽刺”。】
-
明·万历时期
朱载堉看着面前的花盆,伸手掐掉一片藏在枝叶间的枯黄叶片,神情无悲无喜:“人生本就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讽刺。”
听命过时光,少忧愁,莫着忙。谁人不想为卿相?八字儿主张,使不得刚强,老天造就休胡望。细思量,富贵功名,一旦梦黄粱。
一旦梦黄粱……
-
明·永乐时期
“确实挺讽刺。”朱棣勾了勾唇,“明明是我们自己的人,却要等其他国家的人来发现他的优秀。”
-
明·洪武时期
“律圣……”朱元璋一时竟不知是该为自己有这么出息的子孙感到骄傲,还是该为朱载堉的遭遇感到惋惜,“束之高阁,不可思议的讽刺。”
他想他大概知道光幕想要告诉自己什么了。
社会发展,还是要百花齐放才好啊……
【另一位王爷,是来自明初的朱橚。对,就是那个因为是朱棣的同母弟,而被建文帝朱允炆第一个削藩的大冤种周王。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曾表示,朱橚既是一个伟大的开拓者,也是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
那么,朱橚到底做了什么,竟能让人如此高度评价他呢?】
朱橚懵逼:“啥?”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到了朱橚的身上,朱橚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度。
朱橚:别都盯着我,怪渗人的。
朱元璋分外惊奇,他还真没看出来自己这儿子以后能那么出息。
【这就不得不说一说朱橚的代表作——《救荒本草》《袖珍方》和《普济方》了。
三部作品中最重要、影响最大的是《救荒本草》。《救荒本草》是一部区域性的植物志,它以灾年救荒为目的,专门探究哪些野生植物可以吃,吃哪些部位,如何吃等。全书共记载可食植物四百一十四种,包含草类两百四十五种、木类八十种、米谷类二十种、果类二十三种以及菜类四十六种,每种都配有精确的插图,还描述了植物的形态、生长环境以及加工处理和烹调方法等,甚至记述了某些有毒植物的去毒方法。
作为一种记载食用野生植物的专书,《救荒本草》不仅能抓住植物的一些主要特征,还使用了一些易懂、简洁、确切的植物学术语,对植物学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同时其也是中国本草学从药物学向应用植物学发展的一个标志。朱橚的《救荒本草》不仅在救荒方面起了巨大作用,还开创了野生食用植物的研究,在国内外产生深远影响。这部书在明代翻刻了几次,还有不少文人学者纷起仿效,还形成了一个研究野生可食植物的流派。】
-
明·永乐时期
“周王这么厉害?”朱棣脸上没有欣喜,但也看不见不悦的情绪,整个人表现得十分平淡,“既然周王在救荒和植物方面有天赋,那朕作为兄长自然得支持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