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李鸿章筹议海防(1)
条约既签,总理衙门诸大臣联名奏曰:日本兵踞台湾,明知彼之理曲,而苦于我之备虚。溯自庚申年英法联军之衅,创巨痛深。当时姑事羁縻,本需亟图振作,然而迄今并无自强之实。
同心少,异议多,局外未能深知,以致敌情猝至,仓惶无备。现在日本寻衅,以一小国之不驯,防御已苦无策,西洋各国观变而动,就更无法弭救。总理衙门拟定紧要应办之练兵、简器、造船、筹饷、用人、持久六条,请敕下南北洋大臣、滨江沿海督抚将军详细筹议,以纾目前当务之急,以裕国家久远之恩。
1874年11月19日,江苏巡抚丁日昌亦奏请建造巨轮、修筑炮台、选练陆军、精选吏官、设东、北、南三洋提督、精设机器局。
同治帝感染天花,身心俱疲,乃于病榻谕曰: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海防亟宜切筹,将紧要应办事宜,请敕详议一折。著李鸿章等详细审议,将逐条切实办法,限于一月内覆奏。此外别有要计,亦即一并奏陈,不得以空言塞责。丁日昌续拟海洋水师章程六条,亦一并妥筹覆奏。
军机大臣文祥上言:启禀皇上,钦差大臣、乌鲁木齐都统景廉奉敕统筹新疆全局,景廉意,伊犁将军金顺北取古牧地,提督张曜由天山南取吐鲁番,参赞大臣沙克都林札布由沙山子攻取玛纳斯,三路齐举,使贼不相顾。奇台、古城为哈密、巴里坤屏蔽,命副都统额尔庆额屯驻西湖,防贼溢入北路。乌鲁木齐之南达坂城者,实通吐鲁番要路,贼以重兵守之,宜潜师攻扰以扼其吭。并请饬陕甘总督左宗棠总司后路粮台,移甘肃民千户至奇台、古城屯田,购蒙古驼数千,借拨部款六十万两。是否可行,恳请皇上圣裁。
同治帝道:景廉公忠体国,朕甚欣慰,惟海防事急,且待诸军机疆圻议而再定。
直隶总督李鸿章接旨,研磨数日,奏曰:臣查各国条约已定,断难更改。江海各口,门户洞开,已为我与敌公共之地。无事则同居异心,猜嫌既属难免;有警则我虞尔诈,措置更不易州。值此时局,似觉防无可防矣。惟交涉之事日繁,彼族恃强要挟,在在皆可生衅。自有洋务以来,叠此办结之案,无非委曲将就。
至本年日本兴兵台湾一事,经总理衙门王大臣与该使多方开谕,几于管秃唇焦,犹赖圣明主持于上,屡敕各疆臣严密筹防,调兵集船,购利器,筑炮台,一时并举,虽未即有把握,而虚声究已稍壮。该酋外怵公论,内慑兵威,乃渐贴耳就款,于国体民情尚无窒碍,未必非在事诸臣挽救之力。
臣于台事初起时,即缄商总理衙门,谓明是和局而必阴为战备,庶和可速成而经久。洋人论势不论理,彼以兵势相压,我第欲以笔舌胜之,此必不得之数也。夫临事筹防,措手已多不及,若先时预备,倭兵亦不敢来,乌得谓防务可一日缓哉。
兹总理衙门陈情六条,目前当务之急与日后久远之图,业经综括无遗。询问救时要策,所未易猝办者,人才之难得,经费之难筹,畛域之难化,故习之难出,循是不改,虽日事设防,犹画饼也。
然则今日所急,惟在力破成见以求实际而已。何以言之?历代备边多在西北,其强弱之势,客主之形皆适相同,且犹有中外界限。
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聚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外患之乘,变幻如此。而我犹欲以成法制之。譬如医者疗疾不问何症,概投之以古方,诚未见其效也。
庚申、咸丰十年以后,夷势骎骎内向,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