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百年争战> 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军穷途末路(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军穷途末路(4)(2 / 3)

趋东昌,半途与刘铭传、郭松林、潘鼎新、宋庆、张曜部遭遇,几番厮杀,两千西捻残军大部战死,张宗禹悄穿徒骇河,突围而出,查点人马,仅余一十八战骑。

张宗禹叹:吾等由秦入鲁,乃为援救遵王矣!事权既一,千里连营,秋高马肥,惟望一呼而渡;不意既阻于黄河,复厄于秋雨,天时地利同时失之,此乃事之突如其来者,非尽于谋之不预也。

众人齐呼:此生已矣,十八年后,再附梁殿麾下,杀妖斩魔。

张宗禹道:路未穷尽,此生未了,诸位兄弟且再随吾,入豫赴川,重整天国。

张宗禹言罢,督率18战骑,连夜奔走,三更时分,摸入荏平境内一村落内,倶寻地酣睡。

翌日清晨,众人梦醒,独不见梁王身影,寻遍四野,徒骇河边,仅余其双履。

西捻军灭,李鸿章速即上疏:官军业已全歼西捻匪众,贼首张宗禹亦已投水自毙,微臣谨将大概情形,先行驰奏,以慰宸廑,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

赖、张二捻皆灭,两宫喜泣,速谕内阁,赏还李鸿章黄马褂、双眼花翎,赏加太子太保衔、协办大学士,补授湖广总督;赏加左宗棠太子太保衔,撤销历次处分,与丁宝桢、英翰等一并交部照一等军功议叙。

左宗棠接旨,甚忿,不以淮军歼贼为然,亦不上奏请功,以生要见张贼宗禹之人死要觅张贼宗禹之尸,督军四出,多方搜剔。

李鸿章怒气冲天,致函曾国藩:此次张捻之灭,天时地利人和实兼有之,袛一左公龁到底。其人阿瞒本色,于此毕露,不知胡文忠公当日何以如许推重也。

鸿章函罢,复再上疏:捻逆倡乱已历十数年,虽未多据城池,其善攻善守亦不及粤匪,而剽悍善战实过之。

现任大学士两江总督曾国藩接办年余,谋定后战,虽未立见速效,而长墙围制之策,实已得其要领,臣得变通尽利以竟全功,实自曾国藩开之。且自回任后,事事与臣和衷共济,筹饷筹兵不遗余力,忠恳之诚无间去留。

现幸仰托圣主威灵,中原底定,可否分别加恩以慰忠荩?此外凡剿捻以来文武大员,诸色官吏,因公牺牲,为国捐躯,没于王事者,可否饬部查明一律推恩,用广皇仁而作士气。

慈禧太后接奏,道:曾国藩筹办淮军后路军火,俾李鸿章等克竟全功,加恩赏赐曾国藩一云骑尉世职,著交部从优议叙。

恭亲王奕訢道:洪逆荼毒江南十余载,掠夺无数;金陵城破,却无一丝资财,市井小儿,亦知其中蹊跷。

慈禧太后道:发、捻二逆完灭,论功行赏,曾国藩独占鳌头;速谕内阁,曾国藩著调补直隶总督,两江总督著浙江巡抚马新贻调补;李鸿章宜速进京陛见,再行赴任湖广总督一职。

慈安太后道:马新贻虽随袁甲三剿捻,然战功平平,可否震慑伏莽?

奕訢亦道:马新贻资历平直,恐难赴任两江;同治四年,曾国藩力阻吴棠督任两江,此次必定复阻。

慈禧太后道:直督乃疆圻之首,曾国藩婉拒万难;马新贻赴任两江,投石问路之举,本宫且观各方角逐。这两江督任,彭玉麟乃最佳之选,无奈此人一辞安徽巡抚,再辞漕运总督,复辞兵部侍郎;彭以寒士始,又以寒士归,一意思归,孰能奈何?

慈安太后道:既如此,即下谕旨,且观各路大员作为。

慈禧太后道:发、捻皆灭,太平之世,无须打打杀杀;速传马新贻进京陛见,本宫要面授机宜。另,曾国藩上疏,东西捻股一律肃清,湘、淮各军亟应赶紧裁撤,以节饷需而纾民困。传旨李鸿章,进京面圣之前,先行奏请裁撤淮勇事宜。

曾国藩接旨,亦多感慨,致书李鸿章曰:自去秋以来,波澜迭起,疑谤不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