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缓发动的车子阻止了紧追不舍的记者,时间不长,方南被放到了银锭桥边。
小跑回了28号院,洗漱后,方南打开电脑查看起《刺杀小说家》相关评论。
稍倾,他长舒了口气。
评论和他预料的差不多,因为看过的人少,目前网上议论最多的就是一流的特效。
“现有口碑怎么样?”高园园擦拭着头发走了过来。
方南将焕发着发香的高园园揽到腿上:“还行,和我想的差不多。”
“他们发行方搞得宣传阵势也太大了,我听胡雯说,负责跟队宣传的媒体就有50家,这才太恐怖了。”高园园晃动着身子道。
“没办法,几家资方都清楚,不下血本博一下,想回本更难。”方南边说,边上手剥掉了小内内。
一夜销魂。
翌日。
方南收拾东西住进酒店,坐等7月3号,周五到来。
两天时间一晃而过。
此刻,《刺杀小说家》一流特效的宣传点经过发酵,已经彻底引爆了观众的观影欲望,
7月2号午夜12点《刺杀小说家》开画之前,全国凡是有IMAX银幕的影院门口一致的排起了长龙队伍。
仔细看,这些一列列的长龙中,竟还有人自带小马扎。
排于末尾的狂热者们甚至打起了地铺。
六公主频道现场直击:
电影《刺杀小说家》首映后的良好口碑,漫长的制作周期等待,以及方南导演个人名气的加持下,在7月2号午夜引发了京沪两地观影热潮。
凌晨两点,《刺杀小说家》首场放映结束,有观众走出影院,还在排队的观众叽叽喳喳的追问起电影是否值得一看。
“兄弟,看完了,怎么样?”
“剧情没太看懂,特效很牛逼,而且非常华夏化,那个龙吓我一跳。”
有人纳闷:“我靠,网上那些人不是都吹赤发鬼?怎么还有龙?”
“有三条龙,你看了就知道,赤发鬼也牛逼,但我觉得龙那一段更好看,正宗的华夏龙。”
“我糙,说的我心痒难耐。”
“你妈的别挤...”
“前面的别插队,我排了一晚上才排到影院门口....”
“谁特么敢插队....”
吵吵嚷嚷中,影院门口的队伍蜗牛般的前进着,但却越来越长,不时有人站到末尾。
其中不乏看过一遍2D感觉不爽,特别跑来体验3D观影效果的观众。
在京城如此。
在浦江如此。
其它城市也相差不多。
全国各地爆发了一场宛如当年《泰坦尼克号》登陆国内后的盛大观影潮。
夏天,夜短日长。
天亮后,《刺杀小说家》引动的观影潮的更大了,不再仅限于有IMAX银幕的影院门口。
2009年这波观影潮还引发起了多个奇葩现象。
有杭州观众在网上吐槽,由于当地IMAX银幕太少,他们不得不纠结起一帮人一起出发前往浦江观影。
《刺杀小说家》的跟队宣发经理看到这条消息,让方南特别发了一条注意安全的博客,引得好多网友围观评论区。
而遭到杭州网友吐槽的影院经理更是站出来表示,影院已经紧急联系了MAX公司,准备于近期购置至少三块IMAX银幕。
杭州影院如此,京城、浦江两地多家影院也做出了差不多承诺。
一时间,《刺杀小说家》的上映竟仿佛能带动国内IMAX银幕的增长比例。
没有任何意外,《刺杀小说家》如预料般的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