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组织在绥化警察署内探查到的消息称,他确实在审讯室内开口表示有重要情报告知,但要求去冰城警察厅才开口。”
“这……”池砚舟一时间有些语塞。
宁素商不愿与池砚舟过多讨论组织同志叛变一事,转而说道:“消息经过县委证实,是真的。”
“那我们难道要将绥化县城的情报网,全部撤离吗?”
“没有如此夸张,情报都是单线联系,庞元魁作为县委领导人之一,知道的情报确实非常多,但都是层层上报。
只需将最后一级的联络人撤离,就可中断庞元魁的情报向下延展。”
这话池砚舟明白,例如他的联络人是宁素商,宁素商需和市委同志‘麦穗’联系。
‘麦穗’同志则和市委方面联络。
如果市委同志出现问题,只需将‘麦穗’同志转移即可,毕竟市委同志并不清楚宁素商、池砚舟的身份,顶多知晓代号。
可庞元魁作为县委负责人,他所能接触到类似‘麦穗’同志的联络人只怕不少。
不等池砚舟询问,宁素商便说道:“八人。”
“这么多?”
“庞元魁所在位置已经算是情报汇总的阶段,所以能接触到的人员很多。”
“八人全部撤离?”
“全部撤离则八人所负责的线路就会遭受重大影响,一时间想要找人接替存在难度,其次他们都是在绥化县经营多年,有合理且安全的掩护身份和日常工作。
若是八人因此撤离,损失难以估量,他们所发展的人际关系是重中之重,很多情报便是依靠他们的人脉获取,八人暴露就算安全撤离不影响更多的组织同志,但绥化方面的情报网,就已经遭受重创。”
潜伏工作与人脉息息相关。
这八人能直接与县委联系,足以证明其重要程度。
各自所掌握的人脉,实则就是县委情报网的关键组成部分,他们撤离意味着情报网丢失。
池砚舟明白损失是极其严重的。
“组织打算如何解决?”
“最坏的打算就是将八人撤离,哪怕丢失情报网,也先确保组织同志安危。”
这确实是最坏的打算。
但池砚舟听宁素商的意思,再次问道:“难不成还有其他的办法?”
“锄奸!”
“锄奸?”
“庞元魁在警察署没有开口,目的是为在冰城获取更高的利益,那么他肯定会有自己的条件,所以前期必然是一个商谈拉锯的过程。
警察厅方面不会立马就答应庞元魁,他所提条件必然苛刻,立马答应显得毫无诚意,庞元魁更不会轻信。
若我们可以在庞元魁与敌人达成合作之前,将其灭口则能成功阻止情报暴露。”
组织目前已经命八人各自躲避,但却没有明显的撤离动作,其目的就是如果可以锄奸成功,就继续回去工作,不影响其他方面。
若锄奸任务失败,八人就顺势撤离。
这是唯一挽回损失的机会。
池砚舟立马说道:“组织打算让我负责这项任务吗?”
“你的身份同样重要,市委目前的安排是由你打探具体情报,后组织商议如何进行锄奸计划,但若你这里能有良机则交给你负责。
机会转瞬即逝你可不必汇报,认为能动手时,自己可做决定。”
“明白。”
锄奸计划必须有人执行,池砚舟利用职务之便可以收集情报,交给组织安排具体人选。
毕竟他的身份,同样不能轻易以身犯险。
但如果